【悠栽.同行】你/妳願意為子女轉換另一條跑道嗎 (下)?

 

上一篇分享筆者已和大家初步了解德國和以色列的教育概況,是次更會考察芬蘭和法國,希望你/妳從具體的參考中獲得更多啟發,免卻子女繼續被「填鴨式」教育所荼毒。

 

1. 學習不在於競爭,而是増強 “協作能力”。


香港的教育一向以成績優劣來定斷學生的成敗,因此從小到大考獲全班第一,甚至是全級第一便成為大部分秉持「贏在起跑線」的家長要求子女要達成的學習目標。試想想,當你/妳的子女要考第一,他/她必須打敗幾十個同學,才有機會競逐。然而,要在職場上成功,需要的不是和同事競爭,而是如何溝通、合作而結合和善用各種資源來有效完成工作。若果學習只是一個不斷競爭的過程,你/妳認為子女會變成怎樣? 他/她又會否具備與人溝通、協作的能力呢?

 

芬蘭只是北歐小國,但它的創科企業不少,反映當地人充滿創意並喜歡創新;其教育有助培育創業人才實在不容置疑。再者,芬蘭在教育上多年來不斷投入龐大資源,並且推動教育改革,總是走在世界最前端;稱之為「神話」也沒半點誇張。如今芬蘭已成為全球注目的優秀教育表表者,其教育專家更經常被世界各地邀請到當地作諮詢,交流成功的心得。踏入2019年,芬蘭更宣布正式廢除中小學的課程教育,轉以實景主題教學 (Phenomenon-based Learning)。

 

成為全球首個擺脫學科學習的國家,學生不再單獨學習數學、地理、化學等,而是以一個現象作主題,例如「剖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學生以小組討論,從多角度、綜合性地探究事情的起因、發展、結束及了解種種影響。以此方式學習,老師只在需要時提供指導和資源作支援,學生在規定時間內交付有關學習成果報告。因為學習成效由互動產生,學生經過討論和合作才能獲得學習結果。芬蘭不用競爭來催化學生以個人(考試) 能力來顯示學習品質,所以學習評量不再和別人比較,反而是大家協作的成果,並且學生會按報告互相評分,這更切合踏入職埸前裝備與人溝通和合作。你/妳可以想像到測驗和考試對於評估能力有用嗎? 成績又代表甚麼?

 

2. 學習不止於取得「知識」,而是懂得思考、判斷。


香港的教育一直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總是被動學習。他們上學大多是為了滿足家長、老師的期望。而且為了於考取佳績,他們逐漸變得功利和現實,學習成為獲取和操練學科知識以應付考試的手段。事實上他們早已厭倦所謂的學習,有的更渾渾噩噩地天天上學,草草完成中學畢業便算。但那是真正的學習嗎? 我們的下一代對學習失去興趣是誰的責任?

大部分歐洲國家皆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育基礎,鼓勵他們按自己的興趣、能力來學習,並享受追求知識的樂趣。學生從小就是透過遊玩來體驗學習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s),以遊玩激發其學習動機。然而玩樂以外,他們的教育十分注重思考訓練。以法國為例,學校課程的重心就是「思考」和「判斷」。法國的中學必須修讀哲學,因為那是一門培訓思考能力的重要科目。另外,法國中小學的考試題目主要以「申論題」形式給予學生論述自己的分析、觀點,而評分標準亦以對題目之理解及邏輯推論能力來定高低。難怪法國人的思辨能力頗強,不管在文學、藝術和科學上都有卓越表現。

 

記得曾有一個對未來茫然不知的女生坐在課室內發呆。她感到上課實在沉悶,而且天天重覆著放學後要馬上回家做功課,不久後又要應付測驗和考試…..她忽然想到在課堂內學到的學科知識究竟於未來有甚麼用處? 如果將來的工作不是當老師 (當下她膚淺地相信老師只是「教書」,就是透過個人的演譯,將教科書上的知識重覆講解一遍),為甚麼要學這些東西? 轉眼間,女生長大了。她沒有當老師,但她發現多年來的香港教育模式依舊沒有改變,而她的孩子也是如此天天上學去。當年她年少無知,只有”照單全收”,但如今自己的孩子仍然困在死胡同;因此她決心帶孩子離開這個與現實和需要脫節的主流學習,並擔任「全職家庭教師」,為孩子展開「不一樣」的學習生涯。你/妳對這位家長的體會可有同感? 成為家庭教師並非幫助孩子得到真實學習的唯一方法,但你/妳願意放下「贏在起跑線」的想法,讓孩子從日常生活開始愉快學習嗎?

 

“The tru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make minds, not careers.” ~William Deresiewicz
[中譯: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建立思考能力,不是建立事業。]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親子最關注
香港優質教育機構巡禮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