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路】炎夏消暑必食冬瓜 教你精明外敷內服

夏天殺到,除了熱、還有濕,此時最宜吃冬瓜。冬瓜是夏日之瓜,冬瓜吃得多,你對冬瓜的認識又有幾多呢?

 

中醫典籍《名醫別錄》記載:「冬瓜主治小腹水脹,利小便,止渴。」冬瓜性微寒、味甘,能清熱生津,消暑除煩,養胃生津,解毒、去心火,還有化痰積、止喘咳、消痔瘡、化痘疹的作用,並能去宿醉,行尿、去水腫,所以在夏日食用最為合適。

 

現代研究發現,冬瓜含有豐富維他命C及維他命B族,且鉀鹽含量高,鈉鹽含量較低,脂肪含量也很低,還含有碳水化合物、亦含有鈣、鎂、磷、鐵、鋅等礦物質。冬瓜因含納量較低,對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壓、腎炎、水腫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因此,冬瓜既解渴、利尿又不會令人缺水、以致電解質失衡,可消腫而不傷正氣。

 【中醫教路】炎夏消暑必食冬瓜 教你精明外敷內服

現代醫學研究也認為冬瓜適合腎炎、心臟病、肝硬化、腹膜炎等患者食用,以上患者若受腹水、小便不順暢之困擾,可多食用冬瓜輔助治療,以令小便順暢、以利腹水消減;高血壓、腎病、浮腫病等患者食之,亦有一定的改善症狀功效。冬瓜含有丙醇二酸,能有效抑制糖類轉化為脂肪,冬瓜本身不含脂肪,熱量也不高,常服有助於纖體、減肥,也很適合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充飢」。

 

冬瓜雖好,不過,胃寒或陽虛者,請勿多吃,或在烹調冬瓜的時候,多加生薑,以中和冬瓜是涼性。雖然加薑能抵消冬瓜之涼性,但仍是不宜久病未癒、嚴重腹瀉,或病後極為虛弱的人食用。

 

如果用冬瓜煮湯,最好連皮、籽一同煲煮,因為它們皆有藥用價值及功效,請勿浪費。

【中醫教路】炎夏消暑必食冬瓜 教你精明外敷內服

 

冬瓜籽性涼,味甘;具有潤肺,化痰,消癰,利水的功效。中醫常用之來治療痰熱咳嗽、氣管炎、肺癰、腸癰、淋病、水腫、腳氣、痔瘡、濕熱帶下等疾。冬瓜籽還具有美容功效,用來敷面,能消除褐斑、雀斑、潔膚、美白,並可改善肌膚的光澤。

 

冬瓜皮性微寒,味甘。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常用來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本草綱目》中記載,以冬瓜籽洗臉、洗澡,可令人皮膚白皙有光澤,是美白養膚的妙品。

 

如果你不想煲冬瓜湯、煮冬祛濕袪暑茶,或用冬瓜用烹調一般菜餚,可以試試以下簡單便利又適合夏天食用的冬瓜汁。

 

想去消暑、清熱,水腫及減肥,又不想花時間者,可飲冬瓜汁。做法很簡單,冬瓜半斤,洗淨外皮,切成小塊,以高效搾汁機搾成汁,再將之煮滾即成。最宜在午餐時飲用。

 

冬瓜面膜

材料:冬瓜肉50克(去皮),冬瓜籽10克(研磨成粉狀),麥皮1湯匙

製法:將冬瓜搗爛成茸,加入冬瓜籽及麥皮,拌勻即成。

用法:敷在已清潔的皮膚上,20分鐘後,以清水洗淨即可。隔日一次。

功效:淡斑,淨肌,去黃氣、改善皮膚的光澤度,均勻膚色。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   近周天氣異常悶熱,不但氣溫高,而且令人翳熱難耐,胃口差、易攰,都是普遍問題。此時,最宜多用老黃瓜入饌,對改善暑悶不適,最為有效。 黃瓜又名胡瓜,張騫出使西域時引入中原的,故名胡瓜。廣東人習慣以種得老身、外皮哇黃色,瓜身粗壯的黃瓜來煲老火湯,而作沙律、醃漬物、炒菜之用的黃瓜,則多以嫩身、瓜皮仍是青綠色、瓜身較幼細的黃瓜為主,香港人習慣稱之為青瓜。黃...
    2 year ago
  • 佛誕前後,市面上就會看見欒樨餅的影踪,很多齋舖均有售賣這款外貌呈深綠色的傳統餅食。在佛誕未成為法定公眾假期前,不是信奉佛教的人,只要見到欒樨(音:聯西)餅上市,就知道佛祖生日臨近。欒樨餅是時令食品,過了佛誕月份,也就不多見有售賣。 欒樨餅起源於瘟疫 佛誕前後吃欒樨餅的起源有很多,較流行的一種說法是,傳說在200多年前浴佛節那天,一個和尚在香山...
    2 year ago
  •   廣東話口語統稱所有以注射方式向身體引發免疫反應的過程為「打針」。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需「打針」。應否接種疫苗或什麼人不宜接種疫苗,不在本文談論範圍之內。   筆者想分享打疫苗的心理壓力,不瞞看官,能夠獲國際認可的疫苗應該是經過一系列的硏究、測試,證明有效、安全才會大量為人們接種,這個不用太擔心。不過,大家對於接種疫苗充滿著各種憂慮、遲疑及懷疑,可以...
    2 year ago
  •   市面上極多個人護理產品均含有一種或幾種來源自中藥的成份。這些產品可以稱之為中醫藥美容系列嗎?嚴格來說這些產只是使用了某些中藥成份,由於在設計配方時未必根據中醫的處方原則來制定,因此,只含有一些中藥萃取成份的護膚品並不算是真正的中醫美容,也無法展現中醫美容的真正效用,未必能夠徹底地改善膚質。   中醫理論講究各方面的平衡,藥材之間的配搭有互補長短...
    3 year ago
  •   睡得好,活得靚。睡不好,老得快。人人都想有安穩睡眠,以下食物及食療效果不錯。   中醫稱失眠為不寐;《內經》稱失眠為目不暝、不得眠或不得臥。睡眠和覺醒是身體陰陽轉化的結果。身體只要能維持這種正常的轉化功能,就能有正常的睡眠和覺醒。中醫認為,陰氣和陽氣轉化的規則遭到破壞,便會導致失眠。   失眠原因在於心 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如:體弱、憂慮...
    3 year ago
  •   積滯是中醫病名。多因小兒餵養不當,內傷乳食,停積胃腸,脾運失司所致的小兒常見病之一。臨床表現為不思乳食,腹脹噯腐,大便酸臭或便秘為特徵。食積又稱積滯,與西醫中的消化不良相近。各年齡組別的小孩皆可發生此病,但以嬰幼兒居多,也常在患感冒、泄瀉、疳證中合併出現。   積滯的病因主要為乳食內積,損傷脾胃。其病機為乳食不化,停積胃腸,脾運失常,氣滯不行。...
    3 year ago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親子最關注
香港優質教育機構巡禮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