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養招數】別再限制孩子的味蕾
常見通病之一:過份保護幼兒
其實大部分嬰幼兒都很樂意嘗試新事物,但很多家長都怕東怕西,不敢給寶寶嘗試新食物,錯過最寶貴的味蕾開拓期;家長應該在孩子兩、三歲前,對新奇食物尚未產生恐懼前,儘量讓他嘗試不同的天然味道,當然蛋白、蜂蜜等食物就要等孩子長大一點才嘗試。
常見通病之二:不適當地節儉
「食哂佢,唔好浪費」可說是每天都能隨處聽到的對白,珍惜食物、「唔做食物大唗鬼」是應該,但不是在孩子挑戰新味道的時候,所以在準備新食物時,份量應該少一點,不要一下子整盤都是新食物,還要確保當中包含了一至兩款他喜歡的食物。
試想一下,你今天的午餐就只有茄子,完整的一條茄子,然後跟你說:「乖,不要浪費。」,你會怎樣?
常見通病之三:對你好,吃_吧
為了讓孩子張開口,很多家長都會說:「食啲個,對你身體好!」或「食啲個有維他命A,碳水化合物同礦物質」;老實說,在孩子的眼中,吃食物是一種享受,他懶理甚麼高低級食材,甚麼營養,只要吃得開心、喜歡就好。所以大家不妨改口說:「試下,包你鍾意」。
常見通病之四:毅力不足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不喜歡某種食物,便「果斷放棄」,然後用另一種食物代替,其實這樣只會助長孩子的偏食習慣;其實家長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去展現食物,例如把食物打成糊、做成湯。待孩子習慣味道後,才進一步引導他們接受食物的本質。在嘗試過程中也要盡量放輕鬆點,可以說「唔鍾意唔緊要,咁好味道的食物你大個啲就會識欣賞。」
記得我從小到大也討厭吃香蕉,討厭蕉的質感和味道;但我喜歡吃乾香蕉片,因為脫水後的香蕉片味道變淡,口感也改變了。而我會吃乾香蕉片,也是我媽媽永不放棄,老是要我吃蕉的功勞。
常見通病之五:忘了看雙方心情
切記讓孩子試新食物是一項挑戰,所以千萬別在你或孩子心情差的時去挑戰,順利當然謝天謝地,但不順利的時候只會令你們的心情更差,耐性也更差,無法全心全意與孩子一起挑起新食物。
我們不會在心情差的時候去試新餐廳,孩子也一樣。
切記要讓孩子由不喜歡變成喜歡,基本上要超過十次的嘗試,家長們,努力!
圖片來源 : 網路
延伸閱讀
-
開學將近一個月,你的子女適應了小學生活了嗎?部分小朋友由K3升上小一,面對陌生的校園環境及同學或難以適應,甚至情緒崩潰。何基佑早前就升小適應問題拍攝短片,向家長分享貼士。3 day ago
-
究竟該如何有效提升子女的專注力?相信是不少父母所關心的。以下由心理學家 臨床心理治療師 李偉堂博士 Ernest (堂哥哥)提供的小遊戲,正有助訓練小朋友的專注力。這5個室內與戶外進行的小遊戲,玩法都相當簡單,家長們不妨試試。7 day ago
-
今天本來是開學日,恰巧遇上颱風天,不過「Allie保寶小教室」率先在今日開課啦!大家好,我是Allie。首先,非常感謝《親子頭條》給予機會,讓我可在這裡和大家分享兒童財商和家庭保障的話題。27 day ago
-
經過兩個月的暑假,相信大部分家長都期待著孩子享受校園生活。不過,部分家長亦會面對孩子出現焦慮的情況,最令家長懊惱的是,孩子經常表達「好驚」,但這份「驚」從何而來﹖小小年紀為何就這麼焦慮﹖ 孩子感到焦慮,在上學的行為上可能呈現﹕與家長分離時會哭到難離難捨;在家能言善辨,在校卻沉默寡言;甚至出現抗拒上學的情況。家長嘗試勸說無效,「唔使驚、有咩好驚﹖」或分散注意...28 day ago
-
3年疫情過後,生活逐漸回復正常,小朋友雖然能夠回歸豐富精彩的幼稚園生活,但同樣亦需要面對較多的困難﹕如因疫情緣故未能進行戶外活動,缺乏體驗群體生活、學習與人相處、鍛鍊大肌肉的機會,甚至自理能力都受到影響。因此,本年度升讀小一的小朋友將面對更大的挑戰,家長可以按以下小貼士協助子女順利適應小學生活。1 month ago
-
每逢暑假,父母總忙著為子女安排活動過一個「充實」的假期。見到小朋友學習新的知識或技能,父母當然開心,但荷包難免元氣大傷。雖然是開心使費,父母都要量力而為,在理想及負擔能力之間取得平衡。2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