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長對談】香港道教聯合會雲泉吳禮和紀念學校 「無功課日」倡愉快學習
高群美校長今年上任香港道教聯合會雲泉吳禮和紀念學校,隨即作出不少改革,大幅調動課堂時間表之餘,更首度推行「無功課日」,作風果斷大膽。
「我見過不少學生每日疲於奔命地做功課,甚至有家長反映親子關係受影響。」任職教師廿多年,高校長目睹功課對學習的利與弊,並試圖尋找適合的方法幫助他們,以學生的學習需要為前提,同時緩減功課帶來的壓力。
「當我提出無功課日,不少老師都贊成,家長亦非常歡迎。」高校長有幸教學團隊及家長願意理解,有家長直言措施帶來喘息空間,對每個持份者都有好處。「部份家長擔心無功課日只是騙局,怕功課量會轉移至其他日子。因此我和教師早有共識,不能影響其他日子的功課數目,才能保持初衷,以快樂的心情學習。」
除了無功課日,高校長亦大幅改動上課時間表,上午時段集中安排學術課堂,下午則改成周會、德育、STEM等活潑的教學內容。「午飯後無論學生或教師也會眼睏,但課堂內容夠吸引,小朋友自然能克服睡意。而激發課堂的吸引力,正正是我們的責任。」
高校長又提出將周會和德育課分拆成兩個課堂。每逢周會,高校長和不同教師會在禮堂分享品德價值,再由各班老師於德育課與學生交流討論。高校長認為品德教育要靠師生互相影響而建立,而非強行灌輸,因此老師更需要與學生溝通,從交流中培養正確價值觀。
課堂以外,高校長同樣重視校方與家長的關係,定時邀請家長到校傾談,加強家校聯繫。「我不會在禮堂辦一個幾百人的家長會,我每次最多跟二十多位家長聊天,不同年級的家長都有不同疑問,例如小六家長比較關心升中問題。」
她笑言最初做好心理準備,家長未必認同,畢竟短時間內便推行了不少改動,家長需要時間適應。意外地,家長們均理解高校長的用心,甚至向她表達自己的子女比以往更喜歡上學,令她相當感動。「只要以學生利益為出發點,家長自然會明白的。始終我們的目標都是一樣。」
-
周德輝校長在去年的撰文中,曾提及過「我們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又持續多一年了…」相隔一年後,周校長執筆重提疫情生活,有何改變?1 month ago
-
北歐教育近年受港人追捧,全港首個北歐教育基地(Nordic Education Hub)於6月11至12日向公眾免費開放,父母可以帶3至12歲仔女體驗多元的北歐課程。2 month ago
-
港生在科技領域再創佳績!由美國勞倫斯理工大學 (Lawrence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主辦的全球國際機械人大賽ROBOFEST,香港精英隊伍勇奪3名冠軍、2名亞軍及1名特別獎項。2 month ago
-
保良局於屬下10間幼稚園推展為期3年的正向教育計劃,藉以提升師生及家長的精神健康及抗逆力。保良局就相關計劃進行成效研究,結果發現學童在參加計劃後更體諒他人、樂於助人,並有更高的學習動機,更為勇於嘗試新事物。2 month ago
-
位於屯門的仁愛堂劉皇發夫人小學重視優質學習環境的建構,培育學生全人發展,推行特色及創新的校本課程,讓學生愉快高效能地學習,豐富學生的學習內涵和發展高階思維,塑造學養兼備的明日領袖。學校在課程設計上力求精進,持續進行教學的深化與優化,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自主學習的態度,培育學生優秀的本質,追求卓越,臻於至善,與時並進。3 month ago
-
每位小朋友都有潛能,等待伯樂賞識。樂善堂梁黃蕙芳紀念學校通過有系統的多元智能探索活動,讓學生在六年小學階段體驗不同的學習經歷,啟發學生的潛能。7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