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性格文靜、內向,總會讓父母擔心他們將來的競爭力會減低,甚至憂慮孩子在學校會少了一份被老師看見的存在感。作為父母,首先不要妄自菲薄,要由衷地接納孩子,因為內向或外向的性格沒有好壞之分,只是外向的人用了一個容易被別人明白及認識的方法—說話呈現自己;而內向的人內裡也同樣有個人獨特、豐富的思想感情空間,只是不一定喜歡與人面對面交流。因此,社會上充斥著不同文化界別,例如藝術家、運動家等,他們借用了別的平台,將自已的看法用行動演譯出來。
0至6歲的孩子最常接觸的莫過於家長、照顧者及老師。孩子踏進學校便能從老師這個由上課說話至下課的人物身上,學習到什麼是健談。老師們,一定會用很多方法誘導孩子表達自己,餘下的時間,孩子學習的榜樣便是家長了。即使父母本身也是極為內向,要教養出一個能適時、適合場地及合宜地表達自己的孩子,便要將以下的事做得妥當:
1) 孩子在場,說話留神
孩子即使看不見父母,也會把他們的說話記得一清二楚,相信家長們一定有體會過:「我沒有估計到孩子聽到我和XX說這些事……」,如果你希望孩子主動展開話題,那麼多內向的父母們,也要嘗試在你和家人的安全區中,嘗試多打開話題匣子,例如:「嫲嫲,今日八號風球,不可以出街買食物,你在家吃了什麼?」又或:「天氣炎熱,家裡的冷氣機夠冷嗎?」甚至簡單如早上看見管理員可以問:「昨天不見你,放假嗎?」又或「你出了很多汗,剛剛巡完樓嗎?辛苦了!」

「孩子在場,說話留神」這個技巧是指父母採用一個非直接的教導方法,既然知道孩子會不自覺地從觀察中學習到不同的語境,父母更要將希望孩子學習的說話滲入日常生活中,例如在說話中加入感同身受、同理心,以及加入關心、體諒等感受的字眼。
父母運用這個一般稱為「以身作則」的方法時,緊記不要刻意說教,即不要剛向管理員說了「早安」,便立即問孩子:「你為什麼不叫人」,又或「你沒有看見爸媽如何做的嗎?」孩子一旦感到父母強迫自己多說話,壓力及焦慮自會增生,結果是孩子要用雙倍努力應對情緒,而減弱將能力投放在享受與人閒談的樂趣。
2) 從孩子興趣開始
幼齡孩子離不開在遊玩中學習,從「玩」中得到的經驗、技巧及知識是最自然及最豐富的學習語境,例如孩子喜歡堆沙、玩水、看卡通片,家長要在孩子遊玩中,放下身段,裝作不明請求解釋,善良的孩子會義不容辭地「教授」大人。

「為什麼多啦A夢不借隨意門給大雄呢?」、「你最喜歡哪個人物?他有什麼做得好的地方讓你喜歡?」孩子或者只簡單地回答:「幫人」,此時父母便可以伸延孩子的答案:「啊!原來你喜歡多啦A夢,因為他有愛心,時常幫助大雄。」一句簡單延長的說話,孩子已經潛移默化地學習說話中帶有感受的詞語,例如「喜歡」、「愛心」及原因。只要緊記不要強迫孩子跟我們重覆一遍,更不要將交流變成上課,孩子是會吸收到表達說話的方法。
3) 鼓勵及肯定
孩子踏出一小步去主動打招呼,又或致電給長輩,父母均要用心、歡喜及大大力的給予回饋,讓孩子時刻察覺到自己做對的地方,朝更好的地方改進;即使過程中孩子的聲線變小,說話內容太短,父母也要忍著教導及批評;最重要是肯定孩子行為正確,以鼓勵再出現類似的行為。

合宜的「社交技巧」以致健談是沒有速成班的,人與人相交是發自內心的真誠及希望溝通才會自然發生;而學習表達,也需要清楚的聆聽能力,孩子踏出的每一小步均需要身邊成人的肯定及鼓勵,讓家庭成為孩子最樂於、敢於、表達自己的最好環境。
以上資料由香港小童群益會服務總監王美玲提供
@2021 HealthySeed
-
父母對自己的子女寄予厚望是普遍不過的事。就算子女不能擁有非凡成就,平穩成長都讓家長於願足矣。「慈母多敗兒」這句說話真的份量十足。相信沒有一位父母想培育出不孝子及失敗兒;也沒有一位父母想成為罪魁禍首!3 day ago
-
正向教育可培養小朋友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從而邁向圓滿的人生。保良局正向教育團隊給家⻑的5個貼士,教家長培育「不怕困難、勇於挑戰」的小朋友。這些特質小朋友一定終身受用。4 day ago
-
「你用了甚麼魔法,讓我的孩子改變了?」記得是在數年前,一位5歲孩子的媽媽跟我說過的話,我不時還在思考著。是甚麼魔法能讓這位孩子由安靜退縮,變得活潑愛笑,主動舉手回答老師問題? 如果真有這種魔法,遊戲或許就是答案,而魔法師想必是孩子自己。4 day ago
-
「我想要個細佬/細妹!」相信很多爸媽應該都被小朋友問過這個問題。尤其見到其他同學朋友有兄弟姊妹,就會開始纏著爸媽「我也想要一個!」這位「毒男爸爸」遇上這個情況,選擇了一個有趣的處理方式。10 day ago
-
子女長得快,家長不單止要定期為他們添置新的衣服鞋襪,連眼鏡也需要隨成長不斷更換!孩子在20歲前,近視情況極快惡化,家長應每年帶小朋友檢查眼睛,確保能及時處理他們的視力問題;而遊戲時因碰撞而弄壞眼鏡,又或因為成長而頭圍變大,亦需要更換新眼鏡。那麼舊眼鏡可以如何處理?下列是護瞳行動給大家的建議:14 day ago
-
日前美國肯塔基州一個網紅家庭,夫婦二人帶着六名子女跑馬拉松,年紀最小的兒子只有六歲。他們完成賽事後於Instagram分享心得,隨即受到不少網民指責,直斥父母要求六歲小朋友跑馬拉松是「虐待」,引來極大爭議。14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