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慧幼苗】父母做好三大角色 奠定親子穩定基礎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父母不能只按某專家或某書本單一的方法去施行教養,而要靈活變通。雖然如此,但為人父母肯定有以下三個角色,包括擔任子女模仿者、子女管教者及子女陪伴者,從而與子女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當遇到種種問題時便可以迎刃而解。
子女模仿者

人的學習是通過觀察而來,而父母的言行是子女最大的學習來源。但有時父母的言語和身教有很大的落差,例如父母平時都難以處理自己的情緒,當發生親子衝突時,會用激動的語氣對子女說:「阿囡,你可唔可以控制一下自己情緒?」這樣女兒只會感到父母口不對心,甚至學了表裏不一地表達自己的做法。所以家長日常要多加留意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正面和真實的父母,成為子女學習的良好榜樣。
子女管教者
父母的管教包含管束子女的行為。筆者曾在街上看見有父母滿有情緒,大罵子女的不良行為,目的只為子女跟從自己的想法而行,這樣的管教真的有效?管教的基礎是來自「親子關係」,當子女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愛,彼此建立親密關係,子女才會感到父母的管教源自對自己的愛,然後才願意跟從。所以父母宜從小與子女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讓他們感到父母的愛,為日後管教奠下良好的基礎。
子女陪伴者
香港人生活繁忙,很多父母工作後回家當然想休息,而最佳的休息方法當然是在家使用「智能電話」,但此時子女嚷着要你陪玩,你又會如何選擇?每次在子女的「大日子」,例如派成績表、比賽或畢業等,各位父母又是否在子女的身邊陪伴他們?其實,陪伴是父母給予子女掌聲的最佳見證,所以父母要盡量多抽出時間陪伴子女,成為他們的最好陪伴者。

為人父母在面對子女的種種問題時,難免會感到迷失,希望各位父母都可以在迷失中堅持做好以上三大角色,與子女一起學習和成長。
以上資料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資深註冊社工凌婉君姑娘提供
@2021 Healthy Seed
-
父母對自己的子女寄予厚望是普遍不過的事。就算子女不能擁有非凡成就,平穩成長都讓家長於願足矣。「慈母多敗兒」這句說話真的份量十足。相信沒有一位父母想培育出不孝子及失敗兒;也沒有一位父母想成為罪魁禍首!3 day ago
-
正向教育可培養小朋友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從而邁向圓滿的人生。保良局正向教育團隊給家⻑的5個貼士,教家長培育「不怕困難、勇於挑戰」的小朋友。這些特質小朋友一定終身受用。4 day ago
-
「你用了甚麼魔法,讓我的孩子改變了?」記得是在數年前,一位5歲孩子的媽媽跟我說過的話,我不時還在思考著。是甚麼魔法能讓這位孩子由安靜退縮,變得活潑愛笑,主動舉手回答老師問題? 如果真有這種魔法,遊戲或許就是答案,而魔法師想必是孩子自己。4 day ago
-
「我想要個細佬/細妹!」相信很多爸媽應該都被小朋友問過這個問題。尤其見到其他同學朋友有兄弟姊妹,就會開始纏著爸媽「我也想要一個!」這位「毒男爸爸」遇上這個情況,選擇了一個有趣的處理方式。10 day ago
-
子女長得快,家長不單止要定期為他們添置新的衣服鞋襪,連眼鏡也需要隨成長不斷更換!孩子在20歲前,近視情況極快惡化,家長應每年帶小朋友檢查眼睛,確保能及時處理他們的視力問題;而遊戲時因碰撞而弄壞眼鏡,又或因為成長而頭圍變大,亦需要更換新眼鏡。那麼舊眼鏡可以如何處理?下列是護瞳行動給大家的建議:14 day ago
-
日前美國肯塔基州一個網紅家庭,夫婦二人帶着六名子女跑馬拉松,年紀最小的兒子只有六歲。他們完成賽事後於Instagram分享心得,隨即受到不少網民指責,直斥父母要求六歲小朋友跑馬拉松是「虐待」,引來極大爭議。14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