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小攻略】3年斷續停課又升小 適應校園生活4關鍵
升學是小朋友成長階段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無論由幼稚園升小學,還是由小學過渡至中學階段,都需要更多時間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社交圈子。然而,新型冠狀病毒病肆虐兩年多,停課及網課等防疫措施影響學童的學習進度及校園社交生活,適應升學環境更大挑戰。
以幼稚園為例,在過去三年期間,學童上面授課的日數大概只得一個學年的日子。疫情為幼兒教育帶來重大改變,幼兒在升小一所面對的問題更多,當中以基層家庭或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幼兒影響尤甚。
學前兒童是最需要體驗實體課堂的一群,因為零至六歲是兒童腦部發展的黃金期,他們需要大量的感官刺激,探索身邊的新奇事物;更要訓練語言、社交、大小肌肉、手眼協調等能力;並學習基礎知識以應付將來中小學的常規課程。若孩子在幼稚園階段未能打好基礎,升小一後難免會較難適應,甚至會感到挫敗,長遠影響其學習動機。
家長可以從以下四方面著手,協助孩子作準備:
1.建立正面的升小氣氛
根據心理學「社會參照」理論,若家長能調節自己的情緒,與孩子輕鬆地同行,自然能帶動孩子正面應對小學的挑戰。加強孩子對校園生活的認識亦有助他們正面迎接校園生活,家長可以繪本故事向孩子預告小學生活,讓他們了解當中的轉變,也可預先帶孩子去看看學校附近的環境或瀏覽學校的網站。
2.協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規
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及穩定的學習規律,讓孩子有身心準備,培養升學的正面心情和學習氣氛,亦能讓他們學習有效管理時間。家長可與孩子共同製作生活時間表,並配合適當的讚賞及獎勵計劃以鼓勵孩子切實執行時間表。
3.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
小一的校園生活與幼稚園極大不同,孩子很多時候需要獨立處事,故家長可循序漸進地訓練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例如:家長須輔助孩子學習抄寫手冊和執拾書包的技巧,家長宜多給予鼓勵,並慢慢減少協助,從中提升孩子的能力感和信心。
4.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與效能
家長應著重培育孩子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為升小打好穩固的學習基礎。家長宜多與孩子遊戲和進行親子伴讀,並透過富趣味、生活化和重視感官探索的學習活動,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效能。
本會的服務中心設有小一適應小組及活動,支援幼童及家長為升學作身心準備,順利過渡這個成長必經階段。
本文由香港小童群益會教育心理學家黃小燕撰寫提供。
©香港小童群益會 授權轉載
-
現時小學英文科的課程內容愈趨深奧,有時候家長亦未必能夠即時解答子女的學習疑問。在陪讀期間,家長更又機會因為孩子「講極唔明」、不專注而引起親子衝突。一個全新線上學習平台GoAsk針對教育局建議的英文科教材,提供WhatsApp問功課服務,解決上述問題。平台更與香港中文大學兒童雙語研究中心及WIT童天教育共同研發解答內容,內容質素有保證。10 day ago
-
近年本港出生率及適齡學童人口持續下跌,學校的收生情況愈趨嚴峻,部分小學收到由教育局發出的「開班信」獲派0班。有已在「自行」階段已獲派受影響學校學額的家長更收到教育局來電,要求在一星期內重新選校,引起迴響。如果家長不幸地遇到上述情況,應如何跟子女解釋?升學專家梁永樂表示,千萬不能對小朋友說這些話…23 day ago
-
每年3月開始,直資及私立小學將陸續公佈23/24年度小學插班資訊。近年受移民潮影響,增加成功插班機會,現整理部分直資私小小學插班詳情,欲為子女申請插班的家長留意!1 month ago
-
中文科一向被稱為「死亡之科」,眾多老師對正字的要求十分嚴謹,網上不時都有家長上載子女的作業,向網友請教被圈出的字詞寫錯了甚麼。何基佑針對上述問題,分享了一個實用App學習字詞。1 month ago
-
中文雖然是我們最常接觸的文字,但當它和測驗、考試扯上關係,卻成為不少學生及家長的「惡夢」。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校長吳永雄早前接受《親子頭條》訪問,分享學生學中文的難題及應試貼士。他以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建議從生活素材着手,用4個方法讓小朋友趣學中文。1 month ago
-
中文向來被稱為死亡之科,學生們在學習中文時遇到甚麼困難,會令大家日常接觸到的文字變得如此「聞風喪膽」?擁有近30年教學經驗、任教中文科出身的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吳永雄校長接受《親子頭條》訪問,拆解箇中原因,並提供了3個應試貼士。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