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居設計對於爸爸媽媽來說,最花心思的必定是小朋友的活動空間。父母們都很樂意為子女規劃房間,但在子女成長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需要,你知道最適合他們的是什麼嗎?
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中,發展需要和心理特質都不一樣。除了選用物料的安全性及耐用性以外,還有什麼需要注意呢?
父母們可於規劃房間之前,以孩子的年齡及需要,分為以下四個階段作為考慮:
0~2歲(幼兒期)
這時期的孩子需要建立信任及安全感,所以較需要父母陪伴。子女一般與父母睡同一個房間,因此先別急於為他們設計固定的家具及房間。安全性是其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建議房間或客廳的地面使用安全性較高的木地板代替地磚,或在地面加上床墊或膠墊讓孩子的走動空間更安全。
3~5歲(學前期)
這時期的孩子處於學習自律及主動性的階段。他們充滿好奇心,需要極大的活動量。在空間許可下,為小孩預留遊戲空間,同時亦需要為他們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所以房間內的收納規劃,需以孩子的角度出發,從考慮他們的身高、方便性及自我處理能力作為規劃,以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
6~12歲(少年期)
這是學習社交及培養判斷力的關鍵時期。他們的情緒變得敏感,需要較穩定的睡眠與學習空間,可為他們準備功能性較完備的房間。書桌及書櫃是房間必備的,若空間許可,可給與他們一個獨立的書房。家中預留一個孩子與家人的共用使用空間,讓一家人能增加交流互動,讓孩子能學習更深化的社交生活。
12歲以上(青年期)
進入這年期,孩子身理開始出現變化,開始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注重自己的隱私,亦需要更多的認同。他們不再喜歡過於可愛的佈置,房間的設計可以讓他們有更多的參與,盡可能採納他們的方案,以增加他們的被認同感。這時的房間設計可以朝著未來10年或更長的使用狀況而著手規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同的發展任務與危機。不論在心靈上、生活中和環境裡,父母都扮演著重要的同行者角色,只要我們願意關注他們,了解他們,以他們的發展為中心去創建良好的生活環境,他們必定能健康快樂成長。
-
兒童認識客觀世界時,視覺佔了主導地位。色彩,在幼兒的世界裏無處不在,對兒童的身心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據學前教育理論,兒童的健康發展和周圍環境是密切相關的。25 day ago
-
香港寸金尺土,大家在添置家電前絞盡腦汁才擠出空間,又要考慮電器尺寸、價格、功能……最怕一個不小心弄壞了!還要付上突如其來的維修開支。與自獨自苦惱,不如參考家電顧問的分享,教精你如何揀選適合你家庭需要的家電!1 month ago
-
空氣清新機可以說是近年港人家庭必備的電器之一,原因是香港的居住環境空氣質素長期欠佳。道路車水馬龍製造烏煙瘴氣,建造裝修工程頻仍令市區塵埃滾滾,加上近兩年受疫情影響,變種病毒垂直傳播更讓人擔憂室內空氣質素。2 month ago
-
每逢母親節,好多仔女向媽媽送上鮮花表達愛意和哄媽媽開心,身為老公都應該向太太送花,感謝她生兒養女和對家庭的付出。如你對揀花無從入手,可考慮以下9種鮮花種類,收花的媽媽一定開心。3 month ago
-
疫情下,家長和小朋友宅在家,加上在香港人平均居所面積只有161平方呎及缺乏空間質素的情況下,家居很容易變成一個「親子困獸場」。在空間不足的環境下,家長如何改善家居環境,讓小朋友有自己的空間,有自行管理的天地?3 month ago
-
夏天將至,風扇冷氣又要出動!爸媽們不想氣溫飆升時,才急忙清潔兩種炎夏必備的涼伴家電,便要提早為它們洗白白!有台灣網民拍攝了一條影片,向大眾示範如何拆除風扇組件,徹底清潔灰塵和污垢。爸媽們不妨參考一下,讓家中的風扇以最佳狀態迎接盛夏!3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