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不斷發生打孩子事件,如果家長面對以下這些問題,你會怎樣回應?
1. 以往打罵孩子十分普遍,現在總是小題大做,難道教孩子不能打罵嗎?打罵能帶來阻嚇作用的⋯⋯
2. 為什麼打孩子的家長,好像要把孩子往死裡打,難道冷血的嗎?
我一次過回答以上問題,希望對家長有所啟發。
A. 世上沒有唯一的方法,只有達到育兒期望的方式
從來教養孩子並沒有說只有一個方法,也因為沒有唯一的方法,才會締造不一樣個性的孩子,但問題是我們所期望的和現實締造的孩子是否一致?根據研究顯示,孩子在嬰幼兒階段是建立正向品格和價值觀的黃金時期,當家長能掌握正確的育兒知識時,家長所運用的教養方式就不會是單一方法,而是經過思考和分析的一系列方案和多項選擇,但問題是家長會否願意放下過往父母的教養方式,以科學化的方式引導孩子事關重要;
B. 情緒引發的本能反應讓人失去理性
大部份人都知道打罵不好,但為何有很多家長也控制不了自己,最終以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當人出現負面情緒時,能否與情緒溝通十分重要,而當未能有效與情緒溝通時,最容易驅使出來的行為是本能反應模式,而本能反應中最有效壓制對方的方法就是攻擊,所以很多家長有負面情緒時,眼中看到的孩子並非孩子,而是敵人,所以出手過重最終後悔,往往就是家長無限輪迴的事。
C. 打罵的確帶來阻嚇作用,但代價就是失去內在驅動力
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擁有思考及分析能力,和擁有內在想法的動機。而打罵往往就是忽略當事人的感受和想法,讓當事人成為服從和聽話的傀儡,而這種教導模式,本是訓練動物的最佳方法,心理學叫做制約Conditioning,而這種方法的確帶來短期作用,但長期的影響就是激發當事人更大的反抗情緒,和讓當事人慢慢喪失自身的內在想法,很大機會長大後成為「空心症」患者。
說到這裡,每個家庭也是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更有屬於自己的權利,對於打罵高壓的教養方式,不是對與錯的問題,而是家長是否清晰所有後果,當願意接受和承擔,一切便是最好的安排,反之,以禮相待,尊重他人,透過感染力教育孩子,才是永垂不朽的黃金法則。
以上由辰民爸爸授權分享
-
不管你已為人父母或計劃在不久將來生育,電視劇 《反起跑缐聯盟》 都是你的寫照。它以幽默方式展示家長們的生活經驗和抱有的教育理念,以及大家每日面對的育兒問題。20 day ago
-
衝突後,孩子當然不好受;作為家長,亦可能因自己激動的行為和說話而感到內疚。心中自責:「他明明是我的孩子,為什麼我竟這樣對待他?」「我真是一個失敗的爸爸/媽媽!」憤怒過後帶來的是沉重的愧疚。縱然如此,親子衝突卻依然重覆出現。20 day ago
-
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育兒風格,其中德國的育兒風格與亞洲國家大相徑庭,甚至直接攻擊亞洲家長最常做的育兒方式。你有幫孩子檢查功課嗎?在德國老師眼中,這樣的做法可是大不合格!20 day ago
-
最近做了一個諮詢個案,是一名媽媽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太黐身,希望我能讓他的孩子獨立一點。當天,母子早到了15分鐘,他們在等待過程中,我聽見了小男孩問了媽媽一個問題,我也希望大家從這問題中有所反思,再問自己是否真的愛孩子?25 day ago
-
吃飯了, 還欠缺什麼?原來是手機尚未開 YouTube!很多小朋友都要「手機撈飯」才肯乖乖吃飯 ?點樣改掉壞習慣?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