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慧幼苗】轉季期間 當心兒童感染腸病毒
在這個轉季時期,兒童特別容易患病,當中由腸病毒所引致的疾病最為常見,雖然大部份的腸病毒都是無症狀,患者亦會自行痊癒,但家長要當心腸病毒71型所引致的手足口病,其傳染性高,加上可能引致嚴重的併發症,所以要提高警覺,以免兒童受感染。有關於感染腸病毒的迷思?現由香港大學名譽助理教授劉慧思醫生為大家逐一解答。
問題1:兒童出現肚瀉是否一定是感染腸病毒?
劉醫生答:兒童出現肚瀉一般是由飲食或環境衞生因素所引致,但亦可能與其他疾病有關,建議家長先仔細觀察並記錄幼兒大便的性狀和次數,以及留意兒童有沒有其他身體毛病,例如生長速度緩慢、容易患上感染性疾病或出現皮疹等,所以肚瀉並不一定代表感染腸病毒,還要觀察有無其他病徵。
腸病毒是病毒在腸胃道繁衍增生,與引致上吐下瀉的腸胃炎有所不同,當腸病毒繁殖後會隨著血液循環,去到不同器官,從而出現不同症狀;大部分的腸病毒感染是無症狀,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之後會自行痊癒,所以家長毋須過份擔心。
問題2:手足口病是腸病毒71型所引致的疾病?
劉醫生答:由於五歲以下的兒童較易感染腸病毒疾病,當中值得關注的是腸病毒71型,因為它可引致手足口病,這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疾病,由於可能引致嚴重併發症,例如病毒性腦膜炎、腦炎或類小兒麻痺症癱瘓,甚至死亡等嚴重併發症,所以家長要特別留意。
在香港,手足口病的高峰期一般在五月至七月,亦有機會於十月至十二月出現較小型的高峰期。手足口病主要透過接觸患者的鼻或喉嚨的分泌物、唾液、穿破的水疱、糞便,或觸摸受污染的物件而感染。患者在病發的首星期最具傳染性,病毒可經由其糞便傳播達數星期,所以兒童要避免觸碰。
問題3:兒童患上腸病毒71型會出現什麼症狀?
劉醫生答:兒童感染腸病毒後約三至五日,出現一些典型的症狀,例如:口腔、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潰瘍,並可能會出現發燒。
問題4:有什麼治療方法?
劉醫生答:目前並沒有專門治療腸病毒感染的特效藥,醫生多採用支援性療法,例如退燒、止咳治療方法等,絕大多數患者會在發病後七至十日內自行痊癒。少數患者會出現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手腳無力、「肌抽躍」(即肌肉突發性、快速且短暫的不自主抽動)、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如發現有以上重症前兆病徵,應盡快求醫。
問題5:怎樣預防?
劉醫生答:雖然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但可以透過以下簡單的預防方法,減低感染機會。
1. 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
2. 保持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升免疫力。
3. 兒童生病時,應盡快求醫,多在家休息。
4. 注意家居環境的衞生、清潔及空氣流通。
5. 在腸病毒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多擠迫、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6. 盡量不要與疑似患者接觸。
7. 兒童的玩具,尤其是毛公仔等,要經常清洗、消毒。
以上資料由註冊護士整理,經香港大學名譽助理教授劉慧思醫生審批
@2022 Healthy Seed
-
疫情下大家經歷生活改變,尤其小朋友面對學習環境轉變,不能與同學及朋友見面玩樂。雖然復常在即,但重新適應對小朋友反而會產生焦慮!今次香港精神科專科醫生陳君訥就為家長分享如何管理小童情緒,如他們出現焦慮又可如何處理。10 hour ago
-
俗稱「風疹」的蕁麻疹即中醫的「癮疹」。以皮膚局部或全身出現風團、瘙癢為特徵,時隱時現。一般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在短期內約一星期可痊癒,慢性則反復發作達數月甚至數年。 中醫認為風疹的發病根本是由於稟賦不耐,意思即是由先天或後天積漸而成的一種容易感受外邪或對食物過敏的體質傾向。每遇季節變換外邪侵襲;或因過食膏脂厚味、海產發物;又或遇上壓力精神緊張焦慮抑鬱,便易...15 day ago
-
家長最注重孩子生長問題,太矮或過肥,過瘦都會令父母大為緊張,就如剛為阿根廷贏得世界杯冠軍的美斯,童年時被確診患上「侏儒症」 - 生長激素缺乏症,需每晚注射生長激素。對於兒童生長問題,兒科專科醫生 – 徐梓筠醫生分享以下資訊。20 day ago
-
小朋友睡覺的時間,如果發出「咯吱咯吱」的怪聲響,很可能就是出現「磨牙症」,中醫又稱為「齘齒」。磨牙症指的是除正常咀嚼、說話以外,牙齒間的相互摩擦現象,夜間磨牙是小朋友成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現象,當中大部分為暫時性的。 據美國牙科學會數據顯示,大約有38%的幼兒都有睡眠中磨牙的現象,偶爾磨牙發作,不屬病態,家長無需過度擔心。不過,如果磨牙的次數過於頻繁,甚至每...22 day ago
-
「冬至」即為一年之中黑夜時間最長、日照時間最短的日子。中醫認為「冬至」是全年「至陰之日」,乃因應天人相應的理論,人體的陽氣在「冬至」之日是全年最差的,而「冬至」之後陽氣會順應大自然而漸漸增加,許多重病患者會因為未能適應變化而加重病情;如能調理得宜亦可逐漸康復,所以會有「重病難過冬至節,過了冬至可延年」的說法。故在這陰陽轉換的節氣,固護陽氣以及進行補益尤為重要...1 month ago
-
可能家長對「RSV呼吸道融合病毒」較少留意,但原來RSV病毒感染可引致呼吸道疾病,1歲以下幼童嚴重的話更可引發肺部感染。今次就由兒科專科醫生林嘉儀為大家講解成因及預防方法,家長們實在不容忽視!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