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爸育兒】你是否真的深愛孩子?一段母子對話反映三級愛意
最近做了一個諮詢個案,是一名媽媽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太黐身,希望我能讓他的孩子獨立一點。當天,母子早到了15分鐘,他們在等待過程中,我聽見了小男孩問了媽媽一個問題,我也希望大家從這問題中有所反思,再問自己是否真的愛孩子?
男孩:媽媽,你愛我嗎?
媽媽:你乖乖,媽媽就愛你了。
大家看似簡單不過的一問一答,其實背後的意義甚大。
當媽媽坐在我面前時,我問了她三個問題:
1. 媽媽,你認為世上有完美的人嗎?
2. 你覺得世上有沒有人只有優點,沒有缺點?
3. 如果有一個男只愛他另一半的優點,不愛另一半的缺點,算愛嗎?
媽媽很好奇問我:「為什麼問這三個問題?」
我說:「不光父母,所有人也很喜歡乖孩子,但這不算愛;因為愛是接受他所有的一切,包括缺點,而普遍父母對孩子的愛,有三種等級,你是那一種?」
1. 不分青紅皂白,總喜歡把「只有孩子開心便可」掛在口邊,為了讓孩子開心,顛倒是非,隨意放任孩子,這叫溺愛;
2. 「你乖,媽媽喜歡你」、「考試100分,媽媽最愛你」,不停灌輸符合的別人的要求和期望,我們才能值得愛的價值觀,這叫有條件的愛,孩子學到的是討好,缺乏自愛,失去安全感;
3. 孩子犯錯,與他共同面對和成長,孩子成功,與他共同分享和進步,包容一切,雪中送炭互相扶持,這叫無條件的愛,也是真正的關愛。
真正的愛孩子,不是孩子行為好時,親子之間的相敬如賓,而是當孩子行為不對時,父母能否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不讓它隨意宣洩表現不耐煩?甚至停止一切傷害孩子自尊的話?
所以,一個父母愛不愛孩子,不是看父母情緒好的時候,對待孩子有多好,而是當他有負面情緒的時候,對待孩子有多壞?
愛上一個樂天開朗聽話的孩子很容易,但是同樣去包容一個有負面情緒和行為的孩子,就需要父母花很大的勇氣和能耐,而愛孩子不是看父母能給予孩子多少錢,更不是看父母能送有貴重的禮物,而是你願不願意花時間在他身上,了解他的需要,慢慢陪伴他成長。
鼓勵大家重新審視自己的情緒溝通能力和表達關愛的方式。
以上由辰民爸爸授權分享
《親子頭條》多元化介面方便家長接收最新育兒資訊 讚好《親子頭條》Facebook 專頁
追蹤《親子頭條》Instagram
登記成為《親子頭條》會員
-
各位家長有無試過被人問︰「孩子有咩強項?」當下可能就有以下想法︰「佢記性好好,幼稚園高班識背乘數表」、「佢音樂天份好高,五歲識彈奏三種樂器」。孩子的才能當然值得被讚賞,但如果家長只把注意力放在學術或認知能力上,便有機會忽略孩子性格上的優點和美德,而這些其實可以培養成為孩子的強項﹗6 day ago
-
龜兔賽跑、醜小鴨、小紅帽,這些耳熟能詳的童話經典陪伴著我們成長。但作為家長的您,又有沒有想過,一本本看似簡單的童書,可以透過親子伴讀的方式,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啟蒙老師呢?12 day ago
-
科技日益發達,為了讓生活更便利,不少父母都會給孩子一張八達通卡,特別是乘坐交通工具的時候,不用在車站慢慢數硬幣。但是很多父母也會反映他們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孩子把八達通當作「Magic Card」。隨便「嘟」一下,就到處請朋友吃零食、吃飯、買東西。究竟應該如何避免這個情況呢?15 day ago
-
天文台預告星期五氣溫急降,明顯轉涼,相信爸媽紛紛翻出秋冬衣物,想幫孩子加件外套,然而室外明明已經陣陣涼風,但孩子依然說自己「唔凍」,「唔著外套」,難道是「媽媽覺得你凍」又發作?其實或者不是,家長不妨參考以下說話,讓孩子自動穿衣。22 day ago
-
相信不少家長都遇過小朋友唔肯叫人,或是唔講「多謝」、「唔該」的情況,這些時候場面往往尷尬起來。育有2名女兒的前港姐張嘉兒,近日亦在facebook表示細女Hannah 因比較怕羞,不太願意和人打招呼或講唔該多謝,甚至「匿埋喺佢隻腳後邊」,於是分享了3個方法,讓爸爸媽媽見招拆招﹗27 day ago
-
踏入11、12月,又是各中小學評估或考試的階段。對於學生來說,壓力自然會增加。作為家長,究竟該如何有效地協助子女減輕壓力?不如聽聽香港保護兒童會 高級教育心理學家—林穎姿博士跟大家分享的「減壓溫習3步曲」!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