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初秋宜養陰潤燥少吃辛辣 白色食物最合時 中醫推介簡易湯水
大暑過後就是立秋。雖說已踏入初秋,但天氣仍潮濕悶熱,暑氣仍未完全消退。暑濕之邪最容易傷脾。脾主管肌肉四肢,暑濕困脾,身體會容易感到疲乏,甚則納食欠佳、腹脹及泄瀉。另一方面,隨著空氣濕度下降,氣候逐漸變得乾燥。由於秋氣主燥 ,燥熱之邪會耗氣,「氣虛」則容易出現四肢無力、神疲體倦、少氣懶言等症狀。
立秋養生除養陰潤燥之外,還需適當健脾消暑。初秋飲食應以「養肺潤燥、少辛增酸」為原則。飲食宜養陰潤燥,少食辛辣、煎炸或燒烤類食物,防止燥邪損傷。中醫角度中五臟之肺臟對應白色。秋季宜吃白色食物例如:梨、百合、銀耳、蓮藕、蓮子、山藥等具有潤肺效果的食物。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張智媛)
兩款推薦飲用的湯和糖水


01 沙參雪耳蓮子糖水
功效:滋陰清熱潤肺
材料:沙參 20克、白蓮子 15克、雪耳一個、百合12克、蜜棗 3粒、冰糖適量
製法:
1. 洗淨材料,雪耳浸泡後去椗剪開。
2. 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加入適量清水(約1.5L),大火煲滾後轉中小火煲1.5小時。
3. 加入適量冰糖調味。

02 淮山白朮荷葉湯
功效:健脾和胃、祛濕解暑
材料:茯苓15g、蓮子15g、白朮15g、梗米200g、荷葉1塊
製法:
1. 茯苓、蓮子、白朮、梗米洗乾净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滾後轉中小火煮粥。
2. 將荷葉覆蓋在粥上,煮約15分鐘即成。
延伸閱讀:Häagen-Dazs雪糕又出事!兩款雪糕含禁用除害劑環氧乙烷 食安中心呼籲不要食用
延伸閱讀:小學生以媽媽減肥為中文造句題材 但竟然寫到咁!阿媽應該都好灰…
另外,天氣熱,家長都習慣外出前為小朋友準備一樽水,但並非每個小朋友都肯飲。其實除了水之外,以下這個做法簡單的蘋果雪梨蜂蜜茶也十分適合這個季節飲用。

蘋果雪梨蜂蜜茶
功效:雪梨生津止渴潤肺;蘋果健脾益胃解暑;無花果健胃潤腸;蜂蜜補中潤燥。
材料:雪梨1個、蘋果1個、無花果3粒、蜂蜜適量
製法:
1. 先將蘋果、雪梨去芯去皮切半,無花果切半;
2. 加入適量清水煲30分鐘;
3. 放溫後按個人口味加入蜂蜜調味。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如有任何疑問,請諮詢合資格中醫師。)
-
天氣忽凍忽熱,容易令小朋友作病,出現發燒、流鼻水或咳嗽等症狀時,未必是患上新冠肺炎或感冒,可能是由於腺病毒所引致。雖然大多數患者約一至兩星期會痊癒,但腺病毒傳染性高,家長要教小朋友學會保持個人衞生,預防勝治療為上策。2 day ago
-
每年到春夏轉季,天氣悶熱而潮濕,加上春夏是萬物生長的時節,可以助長陽氣萌芽發展,但往往有小朋友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導致睡眠質量變差,容易多夢。雖然多夢不算大病,但如果情況反覆,對小朋友智力和肢體的成長也會產生影響。 原本到夜晚,陽氣在外工作了一天,會回到體內的陰血裡休養,身體隨之進入睡眠的狀態。但假如陽氣太過旺盛,或者陰血虛弱,陽氣便無法潛藏,導致睡眠質素...22 day ago
-
口罩令取消後,人們不再戴口罩,以及天氣轉變導致更多人咳嗽的情況。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可能與氣候變化、外邪侵入和體內的防禦力下降有關。25 day ago
-
快踏入6月,陸續有學校進行學期末期考試,想小朋友有好成績,除了要努力溫習之外,原來還有不少因素影響,英國有機構調查發現,常吃早餐的學生,在GCSE成績較沒有吃早餐的高兩個Grade!港爸港媽想提升子女的學習能力,記得給孩子有營早餐。28 day ago
-
立夏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亦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一般約在每年的5月5日至21日之間,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時至立夏,萬物繁茂。標誌著自然萬物由「生」到「長」的一個轉折,沒有春生夏長,就不會有秋收冬藏。立夏的開始,也就是天地陽氣最旺,天地相交最深,氣溫將逐漸升高,萬物將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環節。1 month ago
-
嬰幼兒的視力,並非一出生便如成人般看得清楚。在正常情況下,兒童是需要透過眼睛接收清晰的影像,繼而給予大腦的視覺系統足夠的刺激,視力才可以穩定地發展。兒童的視力大約要在5至6歲左右,才能達到成年人的水平。如兒童於視力發展的黃金期(泛指8歲前)因眼睛接收清晰影像的功能出現問題,令視力的發展被抑制,便有機會造成弱視了。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