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健爸媽】等大個先一次過解決牙齒問題?家長誤解可導致錯過兒童箍牙/矯齒黃金期
「乳齒遲早會掉,就隨它自生自滅吧!」是不是你的想法呢?我們當然知道牙齒長得整齊好看,對人的外觀影響很大,但部份家長會覺得即使乳齒長得不規整,換牙後還有機會長整齊,長大後才帶小朋友箍牙處理牙齒問題。不過,牙科醫生利子傑醫生指出,如果拖到小朋友換完所有乳齒才進行矯齒,很大可能已經錯過矯齒黃金期了!
家長常見誤區1:換完恆齒才開始矯正牙齒?
其實這是很多家長疑惑的地方,小朋友到底什麼時候可以接受箍牙呢?利醫生指出,牙科醫生定義第一個「矯齒黃金期」是在7至10歲之間。家長應該在小朋友的乳齒期開始關注小朋友的口腔情況,留意小朋友有沒有任何牙齒問題、咬合問題;發現任何不對勁的情況,都可以及時找牙醫進行檢查,避免不良習慣造成更壞的影響。
家長常見誤區2:牙齒不齊只影響外觀,對兒童齒顎骨發育影響不大?
牙齒長得整齊,自然給人留下好印象;不過其實普遍人們的牙齒都有或多或少不整齊的情況,很多人便不以為然。利醫生指,牙齒不齊還可能導致偏側咀嚼、面部不對稱,甚至影響顎骨發展;前牙蛀牙問題更會對發音、口腔衛生造成不良影響。
利醫生指出,家長都十分關心小朋友的齒顎發育,只是欠缺認知,例如家長都不太清楚牙齒不齊可能會影響小朋友發音,甚至咬合及進食問題。
「因為牙齒的前後排列位置十分影響小朋友的發音問題,就會造成『漏風』。最常見的情況是,在我們講英文時候,S音、F音、V音等音節會受到影響。」利醫生以小朋友最常見的情況——人們俗稱「哨牙」的情況為例,即是前牙比較向前突出的情況,當上牙的顎骨和牙齒的位置比較向前突出的時候,就有會產生一種情況稱之為「深咬」。如小朋友有「哨牙」的情況,更有機會增加牙齒創傷的機會。
「當你見到小朋友咬起來的動作,並不是咬合在牙齒上,而是直接咬在牙肉的位置上。這樣會影響到處於發育階段的小朋友的咀嚼功能,可能會導致他們不想吃東西。」利醫生說。這種情況下,如果在第一個黃金期改善了牙齒位置問題,將來就可以避免面對複雜療程,例如拔牙、甚至顎骨手術都可避免。
家長常見誤區3:兒童時期做了矯齒療程,長大後就能一直保持整齊狀態?
利醫生強調,第一個階段的矯齒治療是為了避免將來的複雜問題,譬如,如果家長在早期階段發現到兒童前牙的咬合錯配,就可以趁早改善前牙的位置,同時矯正日後生長出來的恆齒位置,以防兒童有倒及牙、哨牙等問題。「簡單一句,冇錯得咁交關。」利醫生說。
家長常見誤區4:兒童箍牙期間,父母要更加倍照顧小朋友?
身為三個小朋友的爸爸,利醫生自然理解家長們的憂慮。在他看來,當小朋友開始矯齒療程之後,反而成為家長和小朋友增加互動的契機;而小朋友也可以藉此開始學習到底如何護理自己的牙齒,從而增加自理能力。
「其實小朋友自己可以做得很好。」利醫生認為,家長應該嘗試放手,讓小朋友自行清洗自己的活動式矯齒器(即牙箍),令雙方都有所成長。
家長常見誤區5:疫情下,牙醫很難評估兒童牙齒狀況,矯齒療程會更複雜?
過去,牙醫為病人做牙齒檢查,一定要讓病人張開口,用工具檢查;而病人本身也很難知道自己的牙齒狀況。隨著科技發展,現時也有新的電子工具協助牙醫為病人檢查口腔。利醫生指,香港的牙科診所引入了電腦口腔掃描儀器,口腔掃描結果可以讓醫生和病人都看得一清二楚,同時令檢查變得簡單。
「儀器能展現病人的口腔內部,亦可以看清牙齒排列狀況、牙齒本身結構狀況。」利醫生說。透過360度觀察立體影像,小朋友可以看到自己的口內3D狀況,無論是上顎、下顎。而儀器的紅外線影像可探測到牙縫中間的微小蛀牙,找出那些肉眼上看不到的問題,幫助牙醫評估,檢查小朋友會不會有哨牙倒及或牙齒擁擠情況等等。
利醫生指出,整個電腦口腔掃描完全沒有輻射,因此引入儀器後很多家長都放心讓小朋友做電腦口腔檢查;如初步評估後發現有異樣,有需要才安排小朋友進一步照X光片掃描,給予最好的治療建議。
*以上內容由受訪牙科醫生利子傑醫生提供,只供一般性資訊及參考之用。
-
天氣忽凍忽熱,容易令小朋友作病,出現發燒、流鼻水或咳嗽等症狀時,未必是患上新冠肺炎或感冒,可能是由於腺病毒所引致。雖然大多數患者約一至兩星期會痊癒,但腺病毒傳染性高,家長要教小朋友學會保持個人衞生,預防勝治療為上策。2 day ago
-
每年到春夏轉季,天氣悶熱而潮濕,加上春夏是萬物生長的時節,可以助長陽氣萌芽發展,但往往有小朋友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導致睡眠質量變差,容易多夢。雖然多夢不算大病,但如果情況反覆,對小朋友智力和肢體的成長也會產生影響。 原本到夜晚,陽氣在外工作了一天,會回到體內的陰血裡休養,身體隨之進入睡眠的狀態。但假如陽氣太過旺盛,或者陰血虛弱,陽氣便無法潛藏,導致睡眠質素...22 day ago
-
口罩令取消後,人們不再戴口罩,以及天氣轉變導致更多人咳嗽的情況。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可能與氣候變化、外邪侵入和體內的防禦力下降有關。25 day ago
-
快踏入6月,陸續有學校進行學期末期考試,想小朋友有好成績,除了要努力溫習之外,原來還有不少因素影響,英國有機構調查發現,常吃早餐的學生,在GCSE成績較沒有吃早餐的高兩個Grade!港爸港媽想提升子女的學習能力,記得給孩子有營早餐。28 day ago
-
立夏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亦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一般約在每年的5月5日至21日之間,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時至立夏,萬物繁茂。標誌著自然萬物由「生」到「長」的一個轉折,沒有春生夏長,就不會有秋收冬藏。立夏的開始,也就是天地陽氣最旺,天地相交最深,氣溫將逐漸升高,萬物將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環節。1 month ago
-
嬰幼兒的視力,並非一出生便如成人般看得清楚。在正常情況下,兒童是需要透過眼睛接收清晰的影像,繼而給予大腦的視覺系統足夠的刺激,視力才可以穩定地發展。兒童的視力大約要在5至6歲左右,才能達到成年人的水平。如兒童於視力發展的黃金期(泛指8歲前)因眼睛接收清晰影像的功能出現問題,令視力的發展被抑制,便有機會造成弱視了。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