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子教養|「強項為本」教養理念 助孩子發展潛能
大部分家長的教養模式大多是找出問題,然後面對及解決它;為了克服弱點求進步,就會勤加訓練與治療;遇上解決不了的困難,則會尋求專家的意見與介入。筆者在這裡分享另一種育兒理念:「強項為本」,意思是以發掘、發展及發揮孩子潛能,促進他們的自尊、自信;提升自我效能感與生活滿意度為目標。而這些目標,是可陪伴孩子一生的「軟實力」。

強項為本是甚麼?
強項為本的信念是相信每個人都擁有學習、成長和改變的能力,若看不見,只是潛能暫時被問題所掩蓋,只要將眼光移離「問題」,人的能力便會重新被看見。由此而生的教養便是讓孩子認識及發展自己的能力,協助他們找出自己的潛能與優勢,創造機會讓他們好好運用它,並加以發揮。強項可分為個人強項與環境強項,個人方面包括抱負、能力及自信;環境強項則指資源、社會關係及機會。
發展孩子強項三部曲
1. 發掘強項
家長應建立強項為本的視覺,在日常相處中多觀察子女的喜好,當察覺他們對某些事物或話題感興趣,該給予機會孩子接觸那些事物或感興趣議題,鼓勵嘗試,讓其加深認識。再者,協助他們對那些喜好加添樂趣,建立一份投入感,從而保持鑽研那些事物的動力。發掘強項過程中,家長需要留意孩子面對的挑戰,並加以指示、教導及陪伴孩子克服困難,加強孩子對喜好的持續性,讓他們發現及看見自己更多的特質、技能及優點。
2. 發展強項
家長了解孩子的喜好後,除了持續陪伴及鼓勵,還需要嘗試放下對發展那種喜好的標準及期望,讓孩子感受自由度。例如對樂器感興趣的,不用急於考級,小朋友在沒有壓力下發展興趣,其投入感、自信心及成功感自然會提升,推動持之以恆的喜好發展。
3. 呈現強項
當家長漸漸看到孩子喜好發展穩定或已達致一定程度,那就是將孩子喜好呈現的好時機。讓家庭或家族成員之間學習欣賞孩子,讓孩子的喜好被看見及被肯定。然後是建立及發掘多個呈現平台及方法,造就機會讓家人表達正面說話鼓勵孩子。每次呈現的目標是建立孩子與家庭成員之間的連繫,以強項為本為信念感染家人。
如前所說,家長若能以強項為教養理念,對子女的希望感、能力感及自信心定會有正向發展。
(撰文:香港小童群益會服務總監 姚清嫦)
-
功課只是一個鞏固知識的工具,是讓孩子知道自己吸收上課學習的知識有多深, 作為父母,我們的角色不是催孩子做功課,而是讓孩子明白學習的意義,提升學習的動機……7 day ago
-
父母愛錫自己的子女,子女對父母亦然,彼此能夠相親相愛,建立深厚的感情和親子關係,是打造幸福家庭的基石。但傳遞愛意時又是否表達恰當?能否令孩子有所感應及作出回應?確實需要一些竅門,看看以下防止虐待兒童會提供的五個表達方式。19 day ago
-
家庭環境與嬰幼兒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一個良好的環境可以為他們帶來刺激,促進自主探索,有助其成長發展。然而坊間對於建設適切家庭環境的說法存有差異,當中存有不少謬誤,現在讓我們逐一拆解。21 day ago
-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於幼兒或小學階段進行生涯規劃教育會言之尚早。事實上,家長與孩子於幼小階段談生涯規劃並非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而且已有不少學者支持生涯規劃教育應在童年開始。對於孩子來說,早期的生涯規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成長歷程,這有助他們及早了解自己,認識工作世界,學習如何逐步裝備自己,從而一步一步地邁向自己的人生目標。家長可以嘗試抱有開放的態度和好奇心,以及由向...1 month ago
-
在父母眼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在孩子的腦袋卻有千百個問號。孩子的眼睛是一面放大鏡、一台X光機!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眼所看到,手所觸及,只要他們認為是稀奇古怪、有趣的東西,便總愛拉着父母問個不亦樂乎。1 month ago
-
家長可能會將子女收到的利是錢代為保管,或會因經濟所需,用子女的利是錢作補貼新年期間的額外開支。無論如何,如小朋友感到失望是可以理解,你可以向他們解釋當中的原因,跟他們分享家庭的經濟狀況。小朋友知道原因後必較容易接受,藉此可培養孩子的同理心,亦可教導他們理財概念。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