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疹|冬天常見的皮膚問題 壓力精神緊張易誘發 中醫推介2款簡單茶飲
俗稱「風疹」的蕁麻疹即中醫的「癮疹」。以皮膚局部或全身出現風團、瘙癢為特徵,時隱時現。一般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在短期內約一星期可痊癒,慢性則反復發作達數月甚至數年。
中醫認為風疹的發病根本是由於稟賦不耐,意思即是由先天或後天積漸而成的一種容易感受外邪或對食物過敏的體質傾向。每遇季節變換外邪侵襲;或因過食膏脂厚味、海產發物;又或遇上壓力精神緊張焦慮抑鬱,便易誘發風疹。

冬天是風疹的好發季節
香港冬季不算嚴寒,但因地處沿海,濕氣偏重,結合季候風吹襲,風、寒、濕三邪易夾雜一起侵犯人體,冬天確是風疹的好發季節。不過即使在夏季,自然界的風寒少了,但人工風寒 — 冷氣,依然肆虐,同樣可誘發風疹。所以在香港,風疹的好發季節分野不算明顯,四季都有機會發病。
除了外受邪氣,飲食和情緒壓力亦是誘發風疹的常見因素。海產、煎炸濃香惹味、生鮮食物普遍受人們喜愛,但脾胃卻不太受落,食過量易令脾胃受損,運化功能下降,痰濕熱毒容易於體內積聚,亦可外發於肌膚誘發風疹。
情緒起伏引致脾運功能障礙
壓力所引起的焦慮抑鬱或緊張情緒更是都市人常見的健康問題。中醫角度,肝主情志,長期心情不好、生氣、憂慮,會令肝氣鬱結,全身氣行受阻礙。中醫理論認為「肝克脾」,肝病可及脾,情緒起伏也可引致脾運功能障礙,同樣可加劇體內濕濁形成,外發成風疹。
總括而言,香港的氣候和環境特點,加上人們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偏差,風疹發病非常普遍。一旦發病,應盡快求治,經中醫師辨證,找出根本病因和發病誘因,對證用藥。但預防勝於治療,日常如可由生活作息規律、飲食選擇,以及調養情志方面着手整理身心,是可完全或穩定控制風疹反復發作。
日常生活宜忌
- 隨氣温變化適當增減衣物。如因遇冷或遇熱誘發,亦不宜過度迴避,反而應逐步接觸,以求慢慢適應。
- 冬季易發作的人,不能沖冷水浴,亦要避免汗出後立即沐浴或吹風。
- 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升氣血水平,皮表的氣充足,護衛功能亦強,令身體適應寒熱變化能力提高。
飲食忌生冷刺激
- 忌食生冷寒涼、酒辛類、煎炸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 蝦、蟹、牛肉、奶製品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較易引起過敏,應避免。
- 日常可常用黨參、淮山、蓮子、竹絲雞、杞子、黑芝麻等食材製作湯水食療,可增強脾肺腎功能,益氣利濕,提升體質。
- 如食用海鮮後誘發風疹,可用紫蘇葉煲水飲用,能解魚蟹毒。

2款簡單茶飲推介
01 韭菜芫荽飲
材料:韭菜150g、芫荽80g、甘草10g
做法:洗淨韭菜和芫荽並切成段,與甘草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煎20分鐘,隔渣後飲用。
適用人士:風寒型。風疹團呈白色,遇寒或受風加重;怕凍、口不乾渴人士。
02 菊花馬蹄飲
材料:杭菊花15g、馬蹄3粒、蜂蜜適量。
做法:馬蹄去皮洗淨切細粒,菊花沖水洗淨,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煎20分鐘,隔渣後稍放涼,調入蜂蜜代茶飲用。
適合人士:風熱型。風團塊色鮮紅,發熱癢劇,熱水浴後或運動後加重,或伴有咽痛,口乾渴。
溫提:保持平和心態
能培養建立樂觀正向的人生觀,保持平和心態,氣血調和暢通,病必遠離。運動是最佳紓壓方法,每天半小時輕鬆散步或緩跑,在家伸展拉筋亦可。另外亦可進行一些手作興趣活動,當專注力集中到手指小關節協調,心神即可放鬆。各適其適,恬淡生活,勞逸結合,保持身心健康,抗病力自可提高。
(康河中醫診所 黃文英 註冊中醫師授權分享)
-
開始踏入冬季,冬季流感高峰期即將來襲,在流感來襲前先遇一波手足口病,幼童首當其衝,手足口病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出現,兒科專科 –陳延珮醫生為大家溫故知新,分享手足口病更多資訊及預防方法。17 day ago
-
開學流感高峰期過後,或許有些小朋友出現咳嗽鼻水久久難清的問題。其實這與免疫力降低或不足、感冒恢復期間再次受寒、體質本身肺脾偏虛,以及飲食營養過於豐富有關的。19 day ago
-
雞蛋是便宜、美味、健康及多功能的食材。不少成年人關注一日能食幾多隻雞蛋,是因為擔心蛋黃中含有的膽固醇及飽和脂肪酸影響健康。但對於大部份小朋友而言,雞蛋中的膽固醇及飽和脂肪酸並不是他們需要擔心的因素,只要飲食均衡,小朋友每天吃雞蛋並不是問題。24 day ago
-
立,為指建立、開始,冬,即冬天,亦有終結收藏之意。立冬,是冬天的開始,農作物經已收成完畢,動物逐漸進入冬眠狀態。這段時間雨水明顯減少,而乾燥北風的到來,見不時起風,或會氣溫驟降,日夜溫差較大。 小朋友抵抗力相對較弱,易感邪而病,此時家長需要多加留意。25 day ago
-
現今世代受飲食及環境變化影響,世界各地兒童「性早熟」的個案愈趨增加。台灣一名7歲女童早前因胸部痛求診,經醫生檢查後發現胸部開始發育,最終確認為「性早熟」。經醫生仔細詢問下,得悉女童家中長期擺放某樣家品,認為很大機會導致女童「性早熟」。29 day ago
-
進入秋天便是流感高峰期,加上新冠病毒亦於秋冬較為活躍,家長實在不容忽視。台灣一個中二學生近日反覆發燒,醫生替他做了各種快測,發現他既不是中流感、也不是新冠,而是確診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