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委會話你知|輕鬆玩學理財!新年5招提升小朋友財務智商(FQ)
利是為小朋友帶來長輩的愛與祝福,更是一個提升財務智商 (FQ),即理財能力的好機會。參考投委會的五大錦囊,讓小朋友在農曆年輕鬆玩學理財。
錦囊一:賀年遊戲學理財
讓小朋友挑戰投委會網上賀年理財遊戲 (分為初小及高小兩個程度),透過不同任務包括入正確金額的利是、快而準計算全盒小食價錢,以及接賀年「需要」大禮等,邊玩邊認識香港貨幣,計算金額和找續,以及分清「需要」及「想要」。完成遊戲後可用靚相製作個人電子揮春,傳給家人及朋友送上祝福。
按此 挑戰賀年任務
錦囊二:拆利是認識真實貨幣
在電子貨幣盛行的年代,小朋友接觸現金的機會較少,尤其幼童對貨幣的種類、顏色或形狀等未必清楚,甚至混淆「多錢」或「少錢」的觀念。例如以為2張20元鈔票是「多錢」過1張100元鈔票。家長與小朋友一同拆利是,讓他們透過真實的鈔票認識香港貨幣。年齡較大的小朋友,可學習點算不同面額的貨幣,認識香港貨幣的演變過程。
賀年任務工作紙
「利是找找看」(適合4至8歲):找出哪位錢家成員收到最多金額的利是錢。
按此下載
「來買賀年食品」(適合6歲至8歲): 幫手購買賀年食品,點算及圈出所需找續的金額。
按此下載
錦囊三:學習分配利是錢
在情況許可下將部分利是錢交給子女,讓他們有真錢在手,學習按「財分三份」原則將利是錢分為儲蓄、分享、消費三個部分,訓練制定預算的習慣。
投委會「利是錢計算機」專為小朋友而設,步驟簡單易用。小朋友可先輸入利是錢及儲蓄金額,按預設開支項目分配餘下利是錢作購物、學習及捐款之用。計算機會自動計算盈餘,小朋友就會知道利是錢能否應付計劃的開支。
按此開始
錦囊四:學習靠儲蓄達成目標
新年是教小朋友儲蓄的好時機。對小朋友來說,儲蓄概念比較抽象,如家長以進修等長期儲蓄目標引導他們訂立儲蓄習慣,會太遙遠,令小朋友失去儲蓄動力。建議家長可讓子女由想買的東西如玩具或零食等小目標開始,訂立儲蓄期限,鼓勵他們持之以恆去達到。
對於較年長的小朋友,家長可灌輸「複息效應」及累積財富的概念。帶子女到銀行開立儲蓄戶口及存入金錢,令他們明白存款到銀行可收到利息,同時父母是與他們一起管理財富,而不是沒收他們的利是錢。
投委會「理財目標小冊子」教小朋友按步驟設定個人理財目標,預算所需的時間或金錢,逐步達成目標,並記錄自己的進度,持之以恆完成任務。
按此下載
錦囊五:以身作則尊重孩子
父母是子女的鏡子,其處理金錢和對物質的態度對子女影響甚深。早前投委會向約一千名高小學生進行有關金錢管理的問卷調查亦反映,父母(77%)是受訪小學生學習理財的主要渠道。
家長應以身作則,減少衝動消費,做好榜樣,並身體力行做善事,鼓勵子女在利是錢中撥出部分作捐款,培養子女的同理心。同時,要給予子女尊重與信任,既然讓他們自主學習運用利是錢,就應尊重他們的選擇。
-
功課只是一個鞏固知識的工具,是讓孩子知道自己吸收上課學習的知識有多深, 作為父母,我們的角色不是催孩子做功課,而是讓孩子明白學習的意義,提升學習的動機……7 day ago
-
父母愛錫自己的子女,子女對父母亦然,彼此能夠相親相愛,建立深厚的感情和親子關係,是打造幸福家庭的基石。但傳遞愛意時又是否表達恰當?能否令孩子有所感應及作出回應?確實需要一些竅門,看看以下防止虐待兒童會提供的五個表達方式。19 day ago
-
家庭環境與嬰幼兒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一個良好的環境可以為他們帶來刺激,促進自主探索,有助其成長發展。然而坊間對於建設適切家庭環境的說法存有差異,當中存有不少謬誤,現在讓我們逐一拆解。21 day ago
-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於幼兒或小學階段進行生涯規劃教育會言之尚早。事實上,家長與孩子於幼小階段談生涯規劃並非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而且已有不少學者支持生涯規劃教育應在童年開始。對於孩子來說,早期的生涯規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成長歷程,這有助他們及早了解自己,認識工作世界,學習如何逐步裝備自己,從而一步一步地邁向自己的人生目標。家長可以嘗試抱有開放的態度和好奇心,以及由向...1 month ago
-
在父母眼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在孩子的腦袋卻有千百個問號。孩子的眼睛是一面放大鏡、一台X光機!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眼所看到,手所觸及,只要他們認為是稀奇古怪、有趣的東西,便總愛拉着父母問個不亦樂乎。1 month ago
-
家長可能會將子女收到的利是錢代為保管,或會因經濟所需,用子女的利是錢作補貼新年期間的額外開支。無論如何,如小朋友感到失望是可以理解,你可以向他們解釋當中的原因,跟他們分享家庭的經濟狀況。小朋友知道原因後必較容易接受,藉此可培養孩子的同理心,亦可教導他們理財概念。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