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鼻敏感|小孩大多有肺脾兩臟的虛損 中醫食療推介:玉屏風合四神湯
鼻敏感,古時稱「鼻鼽」,表現為突發性鼻癢、鼻塞、流鼻水和打噴嚏等,在兒科病當中屬常見病,往往和久咳、反覆感冒、哮喘病,甚至其他敏感症,如濕疹等有關連。
鼻敏感雖不算大病,但往往令小孩難以集中精神,影響學習,更影響體魄。鼻敏感的發生,病本在於小兒未發育完善,臟腑失調,風寒外邪侵襲鼻竅所致。我臨床上會按中醫辨證原則分類,按不同體質處方中藥或食療。小孩多數有肺脾兩臟的虛損表現,故臨床上多使用補肺健脾的主藥,如北蓍、黨參、白術等,再加上一些宣通鼻竅的草藥,如蒼耳子、辛夷花、桂枝等。食療方面,薏米、芡實、紅棗、冬蟲夏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鼻敏感多屬虛損疾病,雖和父母遺傳有關,但後天的起居飲食和體格鍛鍊都對慢慢改善過敏體質十分重要。小孩多曬太陽,每星期都保持適量的戶外運動,如跑步、游泳等。此外,父母也可以多帶他們到空氣清新的郊區遊玩,都對根治鼻敏感有莫大的幫助。
食療推介:玉屏風合四神湯
材料: 北蓍 20g、防風 10g、白術 15g、蓮子 10g、茯苓 10g、芡實 10g、淮山 30g
做法:將所有材料洗淨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滾,轉中小心再煮45分鐘,加鹽調味即成。
功效:玉屏風散為治療鼻敏感的名方,有益氣固表之用,配合養胃健脾的四神湯,蓮子、茯苓、芡實和淮山,既可令小孩腸胃得到提升,也間接改善體質,和不少的兒科常見病,如腹痛、泄瀉、消化不良等。
(文章由康河中醫診所 古鎧綸 顧問中醫師分享)
-
天氣忽凍忽熱,容易令小朋友作病,出現發燒、流鼻水或咳嗽等症狀時,未必是患上新冠肺炎或感冒,可能是由於腺病毒所引致。雖然大多數患者約一至兩星期會痊癒,但腺病毒傳染性高,家長要教小朋友學會保持個人衞生,預防勝治療為上策。2 day ago
-
每年到春夏轉季,天氣悶熱而潮濕,加上春夏是萬物生長的時節,可以助長陽氣萌芽發展,但往往有小朋友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導致睡眠質量變差,容易多夢。雖然多夢不算大病,但如果情況反覆,對小朋友智力和肢體的成長也會產生影響。 原本到夜晚,陽氣在外工作了一天,會回到體內的陰血裡休養,身體隨之進入睡眠的狀態。但假如陽氣太過旺盛,或者陰血虛弱,陽氣便無法潛藏,導致睡眠質素...21 day ago
-
口罩令取消後,人們不再戴口罩,以及天氣轉變導致更多人咳嗽的情況。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可能與氣候變化、外邪侵入和體內的防禦力下降有關。24 day ago
-
快踏入6月,陸續有學校進行學期末期考試,想小朋友有好成績,除了要努力溫習之外,原來還有不少因素影響,英國有機構調查發現,常吃早餐的學生,在GCSE成績較沒有吃早餐的高兩個Grade!港爸港媽想提升子女的學習能力,記得給孩子有營早餐。28 day ago
-
立夏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亦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一般約在每年的5月5日至21日之間,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時至立夏,萬物繁茂。標誌著自然萬物由「生」到「長」的一個轉折,沒有春生夏長,就不會有秋收冬藏。立夏的開始,也就是天地陽氣最旺,天地相交最深,氣溫將逐漸升高,萬物將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環節。1 month ago
-
嬰幼兒的視力,並非一出生便如成人般看得清楚。在正常情況下,兒童是需要透過眼睛接收清晰的影像,繼而給予大腦的視覺系統足夠的刺激,視力才可以穩定地發展。兒童的視力大約要在5至6歲左右,才能達到成年人的水平。如兒童於視力發展的黃金期(泛指8歲前)因眼睛接收清晰影像的功能出現問題,令視力的發展被抑制,便有機會造成弱視了。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