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實個案】肚痛無大便 原來是腸塞
最近,社交網站群組有媽媽表示(詳情按此),囡囡因腹痛厲害厲利而求診,醫生判斷是感冒菌入腸,女孩父母覺得唔對路,立即送院檢查,發現真正病因是腸塞,當時腸已變黑又有血水,如果遲了開刀救治,後果不堪設想。
Tszyung Ma Ma透過交友網站,公開事件真相。
當事人Tszyung Ma Ma接受我們的電話訪問,指公開事件是希望警剔其他家長,別以為小孩肚痛、無大便好小事,原來可以很嚴重,必須時刻留意子女的反應,作出合適的治療。
腸臟停止蠕動
事件在一年前發生,囡囡當時兩歲多,某天早上覺得肚子很痛,想大便但無法排出,痛到臉色發白,非常辛苦。Tszyung Ma Ma說:「我們立即往家庭醫生求診,可惜醫生放假,只好改看其他醫生,醫生說是感冒菌入腸,但我和丈夫不相信,因為囡囡痛到近乎昏迷,而且無法大便,吃了藥仍無改善,覺得不可能是腸胃炎咁小事。」
於是兩夫妻決定送往私家醫院,當時兒科已爆滿,二人改往看內科,醫生一經檢查便安排囡囡入院,即晚再由外科醫生診症,發現腸臟已停止蠕動,需立即施手術。
「外科醫生確診腸塞之前,囡囡已由早上痛到晚上,痛了很久,作為媽媽真是很心痛,情願病那個是自己。我們曾經要求醫生替囡囡排氣,內科醫生堅持不肯,指必須等齊報告清楚病因,他說每一個決定都會有好大影響,我很慶幸在醫院遇到兩位好醫生,如果當時替囡囡排了氣,只會對內臟做成更大壓力。」
網上資訊不可靠
外科醫生施手術時,發現女孩腸道已變黑、腫脹、出血,如果直接把阻塞的腸臟切除,雖然最快解決腸塞問題,但患者終生健康會受損。於是醫生改用較迂迴的法子,花了數個月時間,前後施了三次手術,女孩最終恢復健康,腸道也得以保留。
手術那段日子,Tszyung Ma Ma直言不堪回憶,因而不願公開治療細節,慶幸現在囡囡身體壯健,精靈活潑,偶爾看見傷疤時,囡囡會說:「以前依度好痛,依家唔痛了。」
Tszyung Ma Ma語重心長指:「經常在網上見有家長問小朋友無大便點算好,如果我當時無帶囡囡求醫,只在網上詢問,隨時可能無咗個女。始終網上資訊不可靠,經過今次事件,我覺得連有些醫生都信唔過,孩子有事時,最好搵值得信賴的醫生求診,不要人云亦云。」
一年後,小女孩已足四歲,徹底康復,可喜可賀。
-
親子溝通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其中一種方法!不過你們懂得怎樣跟孩子開展話題嗎?何基佑早前在Facebook分享了「12句適合在孩子睡前說的話」,家長不妨參考一下。3 month ago
-
農曆新年見到一眾久未謀面的親戚,或會一時難以想起怎樣稱呼對方。為避免尷尬,網絡上有人整理了親戚稱謂表,大家在拜年前不妨與孩子溫習一下!8 month ago
-
分手後的另一個忐忑,是那個人失去你以後,誰能代你照顧他?還記得分手前夕,那個他彷彿沒有你不能活,你心很痛,但又覺得不能再這樣的待下去了,若是無止境的心軟,你就不能掙脫這個痛苦的循環。11 month ago
-
「情緒」是人與人之間溝通和建立關係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們能與人連結,是因為我們能夠「感受」,而家長如何接收和回應小朋友的情緒,對孩子的成長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和作用。1 year ago
-
有愈來愈多證據指出,威脅兒童健康發展最巨大的威脅之一,就是「忽視」,也就是父母或照護者欠缺響應。如果孩子常被忽視(特別是在嬰兒期),那麼神經系統會將忽視當作是嚴重威脅健康的狀態,更甚會影響大腦發展。1 year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