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大研究】5%港童有睡眠窒息症 家長要留意7個徵狀
睡眠窒息症不是成年人「獨享」,小朋友有機會患上。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發現,香港有5%學齡兒童罹患有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患阻塞性睡眠窒息症達中度至嚴重程度的兒童,成年後患上高血壓的風險高2.5倍,長遠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機會。由於徵狀不易察覺,醫生提醒家長要留意小朋友有否出現相關徵狀和行為。
「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是常見的睡眠呼吸疾病,患者睡眠期間出現呼吸短暫停頓或半窒息情況。由於一晚可能出現多次呼吸停頓,令他們難以進入深層睡眠和得到足夠休息。兒童患者普遍因為扁桃腺和腺樣體脹大而導致呼吸道受阻。如沒有接受適當治療,患者會較容易出現心血管病、與代謝系統或神經行為相關的併發症。中大醫學院曾估算香港約有5%學齡兒童患有阻塞性睡眠窒息症。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系主任李民瞻教授表示,兒童患上阻塞性睡眠窒息症雖然不罕見,但不容易被察覺。家長可留意小朋友有沒有出現以下症狀:
1. 打鼻鼾
2. 夜汗
3. 睡眠時張開口呼吸
4. 日間專注力不足
5. 渴睡
6. 過度活躍
7. 行為問題
李教授補充,「家長一般未必能夠將以上行為聯繫到睡眠窒息症,如果發現子女出現相關症狀,適宜尋求醫生意見。」
.中大醫學院發表全球首個為期10年的兒童睡眠窒息症隨訪研究,評估兒童患阻塞性睡眠窒息症與他們長大後血壓情況的關聯。(右起)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系主任李民瞻教授、臨床專業顧問陳晶晶醫生及研究助理教授歐俊廷博士
日後患高血壓風險高2.5倍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研究助理教授歐俊廷博士表示:「過往有研究顯示,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患者,不論成人或兒童,相比健康人士有較高血壓,特別是睡眠期間。兒童階段出現較高血壓會令他們長大後出現高血壓的機會增加,影響心血管發展。因此我們需要為兒童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患者好好監控血壓,以管理他們長期的心血管健康。」
中大醫學院進行全球首個為期10年的兒童睡眠窒息症隨訪研究,評估兒童阻塞性睡眠窒息症與長大後血壓情況的關聯。研究證實兒童患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是他們長大後患高血壓的一個獨立風險因素。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臨床專業顧問陳晶晶醫生表示,「相比一般兒童,患此睡眠障礙的小朋友長大後有較高的血壓,當中病情達中度至嚴重程度的兒童日後患上高血壓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5倍,長遠會增加他們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機會。」
.陳晶晶醫生表示,團隊將會為同一批研究對象進行18至20年的跟進,了解睡眠窒息症,對健康的長期影響。
她提醒,及早為兒童及早診斷及治療睡眠窒息症,能夠為他們減低相應的疾病風險。
-
天氣忽凍忽熱,容易令小朋友作病,出現發燒、流鼻水或咳嗽等症狀時,未必是患上新冠肺炎或感冒,可能是由於腺病毒所引致。雖然大多數患者約一至兩星期會痊癒,但腺病毒傳染性高,家長要教小朋友學會保持個人衞生,預防勝治療為上策。2 day ago
-
每年到春夏轉季,天氣悶熱而潮濕,加上春夏是萬物生長的時節,可以助長陽氣萌芽發展,但往往有小朋友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導致睡眠質量變差,容易多夢。雖然多夢不算大病,但如果情況反覆,對小朋友智力和肢體的成長也會產生影響。 原本到夜晚,陽氣在外工作了一天,會回到體內的陰血裡休養,身體隨之進入睡眠的狀態。但假如陽氣太過旺盛,或者陰血虛弱,陽氣便無法潛藏,導致睡眠質素...21 day ago
-
口罩令取消後,人們不再戴口罩,以及天氣轉變導致更多人咳嗽的情況。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可能與氣候變化、外邪侵入和體內的防禦力下降有關。24 day ago
-
快踏入6月,陸續有學校進行學期末期考試,想小朋友有好成績,除了要努力溫習之外,原來還有不少因素影響,英國有機構調查發現,常吃早餐的學生,在GCSE成績較沒有吃早餐的高兩個Grade!港爸港媽想提升子女的學習能力,記得給孩子有營早餐。28 day ago
-
立夏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亦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一般約在每年的5月5日至21日之間,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時至立夏,萬物繁茂。標誌著自然萬物由「生」到「長」的一個轉折,沒有春生夏長,就不會有秋收冬藏。立夏的開始,也就是天地陽氣最旺,天地相交最深,氣溫將逐漸升高,萬物將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環節。1 month ago
-
嬰幼兒的視力,並非一出生便如成人般看得清楚。在正常情況下,兒童是需要透過眼睛接收清晰的影像,繼而給予大腦的視覺系統足夠的刺激,視力才可以穩定地發展。兒童的視力大約要在5至6歲左右,才能達到成年人的水平。如兒童於視力發展的黃金期(泛指8歲前)因眼睛接收清晰影像的功能出現問題,令視力的發展被抑制,便有機會造成弱視了。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