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針】麻疹疫苗新安排 歲半童下月起提早打
衛生署公布「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麻疹疫苗接種新安排,下月起滿1歲半的幼兒,可提早在母嬰健康院接種第二劑含麻疹疫苗,毋須等到在小一才接種。
本港1歲兒童於衛生署轄下母嬰健康院接種首劑「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後,在新安排下,18個月大就可在母嬰健康院接種第二劑含麻疹疫苗(即「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德國麻疹及水痘混合疫苗」(MMRV疫苗)),取代現行於小學一年級於學校接種的安排。
新安排適用於2018年7月1日或以後出生的兒童,已預約並於2020年1月2日起滿18個月的幼兒,在母嬰健康院接種「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加強劑」時,同日將一併接種MMRV疫苗。
至於在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出生的兒童,將繼續於小學一年級時由衛生署的學童免疫注射小組為他們進行到校接種。
-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是春天的中分點。它正好是一年當中晝夜等長的日子,從中醫角度來看,春分是人體陰陽平衡的重要節氣,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因此人們保健養生也應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春分節氣多風、寒、濕邪,陽虛質、氣虛質、陰虛質患者在春分節氣轉化時有諸多不適症狀,尤其伴有風濕性疾病、腰腿痛、慢性呼吸系統等疾病的患者,春分養生尤其重要。1 day ago
-
大家有沒有聽過一種病叫「掌摑病」?其實「掌摑病」是「第五病」的別名。第五病是由細小病毒Parvovirus B19引致的出疹性疾病。患者多為兒童,病徵是面部會出現典型紅疹,面頰呈紅色,像被人打了一記耳光,因而得來此別名。今次兒科專科 林嘉儀醫生會為大家詳細談談關於「第五病」的成因及其治療方法。1 day ago
-
3月6日是農曆廿四節氣中的「驚蟄」。「蟄」為藏也,亦可解作動物在冬天藏匿的意思。「驚蟄」,即是在這天前後,春雷作響,驚動了藏匿於泥土中冬眠的蟲子,把蟲子喚醒,重回大地,象徵萬物更新,生機勃勃。在「驚蟄」這個乍暖還寒的時節,要小心照顧小朋友的健康,好好調理一下。以下是一些小朋友「驚蟄」前後的調理要點:17 day ago
-
鼻敏感,古時稱「鼻鼽」,表現為突發性鼻癢、鼻塞、流鼻水和打噴嚏等,在兒科病當中屬常見病,往往和久咳、反覆感冒、哮喘病,甚至其他敏感症,如濕疹等有關連。24 day ago
-
纖維肌痛是一種慢性痛症,稱為「公主病」,通常會出現於20至55歲的女士。根據歐洲的文獻顯示,女士出現纖維肌痛的機率為男性的六倍,而一般來說,中年女士出現纖維肌痛的機率較高。患者全身肌肉及關節酸痛,影響行動及生活質素。病人啲同時會出現疲倦,睡眠質素差,記憶力退化及腸胃不適、肚瀉等症狀。25 day ago
-
小朋友的身高除了是遺傳因素,有充足的睡眠、均衡飲食及適量的運動也有助長高,想幫助小朋友快高長大,其實亦要掌握兩個睡眠關鍵時間,同時,家長亦要留意,小朋友瞓覺開小夜燈,也會對身高發育造成影響!26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