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有讀者的提問,A媽媽一家三口在屋企主要以廣東話交談,正讀K1的女兒在上幼稚園後,才學始接觸英文和普通話,女兒聽英文還可以(因為經常聽英文兒歌),但進度已比其他小朋友慢;至於普通話,她就更加抗拒了…其實小朋友幾時先適合學母語以外的第二語言呢?相信是唔少家長關注的事情。
早前講過家長對於為小朋友報讀興趣班的「有殺錯無放過」,此心態唔單止出現「報班」上,就連子女搵學校時所預備的推薦信,我也遇過一些「特別」的家長。
本人自2007年開辦I-SQUARE EDUCATION,不經不覺已度過了十個寒暑。 當年因為覺得香港學生英語水平每況愈下,很多家長頭痛為何子女偏好中文讀本,對英文圖書則採取「避之則吉」的態度,令學童到中小階段仍未能培養基本興趣和習慣閱讀更深和複雜的英文長篇故事,更甚的是令他們對英文產生反感和討厭,加深對英語的抗拒和陌生。 有見及此,我毅然萌生一重使命,希望在推動英語閱讀出一點力。
時下家長會為小朋友報讀不同的興趣班,讓小朋友嘗試不同的興趣如彈琴、游泳、繪畫,本來無傷大雅,不過,將子女的時間表排得密密麻麻,就連休息午睡的時間也沒有,這樣家長們便要反思了﹗
家長為子女選擇學校(不論幼稚園或小學),名氣往往成為他們首要的選擇條件,但入讀「名校」對子女來說是否一定最好?
香港家庭有許多都是「雙職父母」,照顧子女的任務,使交畀外傭或長輩代為照顧。對於子女的管教方式,指示工人姐姐容易,但要求長輩配合,就令不少父母感到頭痛了﹗B媽媽正面對如此情況。
【刁鑽題目】冰塊不是溶於水!? 小三試題考起媽咪
【咪做豬隊友】陪老婆跨越3個產程 老公陪產要咁樣做
【親子醫健】中醫推拿助ADHD降焦躁 爸媽必學防疫減壓三招式
【小一統一派位】專家教「大抽獎」填表攻略 唔填滿中獎機率更高!?
【慈慧幼苗】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蒸焗注意】購買前後十個必須知道的事項
【自己方式】回鄉證申請竅門你要知
【防蚊產品大比拚】防範蚊、蠓揀邊隻
【急需幫手】警方呼籲市民提供柴灣失蹤女童消息
【入學全攻略】報讀PN、K1必知日期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