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昨日(2月28日)正調查一宗兒童感染甲型流感的嚴重個案,並再次呼籲市民特別是幼童,盡快接種疫苗,以及時刻注重手部、個人和環境衞生,應對冬季流感季節。兒童、長者及慢性病患者若出現流感樣病徵,應盡早求醫。
中國人有自己一套的飲食文化,其中媽媽的愛心老火湯有濕潤的神奇功效。
想知孩子的脊骨有沒有問題,註冊脊醫就教家長幾個方法,就可以初步了解子女的脊骨健康,假如有任何疑問,或者覺得自行檢查未夠清楚,當然就要找脊醫作詳細的檢查為佳。
近日有幾款蔬菜都被驗出有不同的超標問題,今次輪到港人常吃的芥蘭。食環署食物安全中心2月24日公布,一個芥蘭樣本的除害劑殘餘超出法例標準。中心正跟進事件。
在正餐以外,爸媽通常會給孩子一些小食,其中蛋糕和餅乾是大部分人的選擇。到底給孩子吃蛋糕餅乾作小食健康嗎?
人人都知道多做運動對身體有益,偏偏要持之有恒卻難過登天。其實當了解清楚運動過後的好處,想做運動的心態便會出現。
日常烹調時使用的調味料,在選擇時也得注意健康。曾經有人表示,雞粉會較鹽健康,到底是否屬實?
考試季節剛過,大人和小朋友終於都可以鬆一口氣了。趁著今個周末,就帶小朋友出外走走,伸展一下筋骨,齊齊放電吧。
家有小寶寶,不少家長都會使用嬰兒揹帶,但必須注意以下安全:
這篇續談家長都會使用嬰兒揹帶,但必須注意以下安全:
一般來說,嬰兒在4、5個月時嘗試伸手抓東西;仰臥時會嘗試反身至側臥姿勢,有時可以成功地反身至俯臥狀態。
奶是嬰兒主要糧之一,如何選擇奶瓶及奶嘴是不容忽視的學問。
小朋友活潑好動,稍一不留神,意外便很容易出現。
給寶寶餵食,用具的衛生十分重要,如果清潔不乾淨,容易滋生細菌,寶寶也會容易生病。就以給寶寶餵奶為例,所有奶瓶、奶嘴及其他用以開調奶粉的用具均須徹底清潔和消毒。
踏入3月,天色清朗,又是一定大細到戶外走走的好時機。
小朋友活潑好動,總為四處走動,別以為在家就一定安全,有時候一些不為意的陷阱,隨時令寶寶受傷。
「為何兒子會有蛀牙的?我已經不准他吃糖?」家長們是否因為怕子女蛀牙,而不讓他們吃糖果?又有沒有發現不給他們甜點,仍然有蛀牙的問題出現?
初生寶寶需要爸媽時該呵護,晚上無論怎辛苦,也得爬起床給寶寶餵奶。但隨著寶寶漸漸長,要晚上要吃奶的情況會漸漸減少。
現代的小朋友都很幸福,物質生活豐富,單是玩具已有許多選擇。但值得爸媽深思的是,玩具是否夠多、價錢貴一點的便一定好?
第 9 頁,共 13 頁
【小一統一派位】專家教「大抽獎」填表攻略 唔填滿中獎機率更高!?
【刁鑽題目】冰塊不是溶於水!? 小三試題考起媽咪
【親子醫健】中醫推拿助ADHD降焦躁 爸媽必學防疫減壓三招式
【咪做豬隊友】陪老婆跨越3個產程 老公陪產要咁樣做
【慈慧幼苗】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蒸焗注意】購買前後十個必須知道的事項
【自己方式】回鄉證申請竅門你要知
【防蚊產品大比拚】防範蚊、蠓揀邊隻
【急需幫手】警方呼籲市民提供柴灣失蹤女童消息
【入學全攻略】報讀PN、K1必知日期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