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澆出不同的花】葉偉麟的教養小法則(上)

然而,社會所判定的標準「成就」,有是否適用於每一個人身上?有時候,用錯教育方式,反而可能適得其反,規限了子女的成長。

 20180320 8593 B02

 

個別了解 讓孩子發揮天賦

兒童行為情緒治療師葉偉麟就認為,每個孩子都有他們所耀眼之處,家長不必比較:「每個小朋友都是不同的花朵,有著不同的生長周期,大人們只要給予合適的環境、足夠的養份,他們就會開花。」

 20180320 8593 B03

葉偉麟認為,每個小朋友都有著不同的個性,從而亦塑造出不同的潛能與天賦。因此身為家長,不應用同一樣的準則,去對待不同的孩子:「孩子的強弱項各有不同,其實應該個別了個,然後助他們發揮所長。」很多時候,家長可能會步入思想的誤區,比如和孩子玩耍的時候,卻將過程功能化,要孩子必須從遊戲中習出個所以然來;但其實孩子在玩樂時,他的專注力、自控能力、好奇心等發展得以增強,這些發展對於小朋友的能力增長非常有利,這才是真正的學習。如果家長硬要讓孩子的遊戲目的化,令孩子覺得這些遊戲只是一種學習,反而會抹殺了他們的好奇心。

 

鼓勵讚賞 遠遠比打罵有效

「雖然小朋友個性各有不同,但有很多個案都可見到,小孩子的自信皆源自於鼓勵。」葉偉麟憶述,他所處理的個案中,最深刻的是一名8歲女童,自小一至就診期間,足足2年未曾於校內說過話。第一日到診所時,小女孩面對陌生環境很害怕,一個人貼著牆邊,探聽著門外媽媽的腳步聲。但後來與葉偉麟建立關係後,她開始玩玩具,從中亦表達出自己的心境與狀況。葉偉麟透露,從每節課中,都可以了解到小女孩內心很多的驚恐、框架,但她卻不懂得如何處理:「她遇到什麼害怕的事,都會忍住不敢作聲,過程中需要讓她放鬆。」

 20180320 8593 B04

在多次的治療間,女童的狀況如今已得到改善,葉偉麟笑言女孩如今前來時,已經健談得可以與他辯論。

其實,女童當時患上了選擇性緘默症,她很害怕其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因此在校內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做。這樣的問題,於香港孩子間非常常見,而這與香港的教育模式有不可或缺的關係。

 20180320 8593 B01

 

葉偉麟建議,家長應該要多加讚賞,避免以打鬧的方式教導子女,更重要是需要教導小朋友,不要在意別人的評價:「比如說小朋友做了一件勞作,他們會問大人覺得怎麼樣,家長可以反問孩子覺得自己做得如何,如果孩子堅持要知道你的評價,就可以面帶微笑的告訴他:『其實我怎麼看並不重要,最重要是你覺得怎麼樣。』」讓孩子明白,重點在於自己的看法,而非他人的評價,如此一來,小朋友的自信心及情緒變會得更好、更穩定。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親子最關注
香港優質教育機構巡禮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