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峰期,不少孩子即使退燒後,仍持續咳嗽、痰多、精神不振、食慾差等情況。這些其實是身體正氣未復、臟腑失調的訊號。中醫在流感恢復期的調理上,尤其擅長改善這些「後遺症」,幫助孩子真正康復,減少反覆生病。
    
   
                                        
  
  
      
    
    近年大眾對RSV「呼吸道合胞病毒」認識增加,隨著天氣轉涼,流感與RSV可能出現「雙重夾擊」,1歲以下幼童嚴重的話更可引發肺部感染。今次就由兒科專科醫生林嘉儀為大家講解成因及預防方法,家長們實在不容忽視!
    
   
                                        
  
  
      
    
    近日有日本網紅於IG發布影片,指用一小片退熱貼貼於手指尾,便可快速入眠。不少網民親身嘗試後大呼有用,驚嘆「秒入睡」、「醒來精神百倍」等。香港註冊中醫師陳芊憓接受《親子頭條》訪問時,認為此等療法只能短暫取效,又指12歲以下兒童不建議亂試。
    
   
                                        
  
  
      
    
    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追蹤近20年來,患妊娠糖尿病孕婦所生子女的身體狀況,發現孕婦懷孕期的健康狀況與下一代長遠代謝健康息息相關。即便子女成年後,肥胖及血糖水平異常的風險亦較高,值得大眾關注。
    
   
                                        
  
  
      
    
    當孩子長時間近距離用眼,而戶外活動不足,眼球會慢慢向「拉長」方向適應,近視隨之逐步累積。最新研究綜述指出,學齡兒童每週多一小時戶外時間,近視風險平均可下降約2%;若做到每日兩小時,更能看出明顯保護效果。對有家族近視背景的孩子而言,生活習慣影響尤其突出。如家長和學校能一起協助孩子在日常中增加戶外時間,延緩近視出現往往更有實際幫助。
    
   
                                        
  
  
      
    
    夏天天氣又熱又濕,是誘發很多皮膚病的季節,常見於小朋友身上的汗皰疹是其中一種。汗皰疹會於皮膚上出現一粒一粒的小水泡,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名譽副教授及香港過敏協會主席何學工醫生詳細分享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