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教路】坐月脊椎保護 「坐」走腰背痛
腰背痛自懷孕3月開始積累
有些媽媽誤以為無痛分娩或剖腹生產時所注射的麻醉止痛針會引來腰背痛的後遺症,其實產婦的腰背痛早於3個月孕期時便開始積累,主要原因是荷爾蒙分泌改變而令盆骨周邊的韌帶、肌肉及軟組織變得鬆弛,關節因而容易扭傷。而且胎兒及羊水重量愈來愈多,令產婦的腰椎負擔增加,胸椎因下背弧度增加而呈駝態,所以孕婦的脊椎形狀會隨懷孕週期而經歷明顯變化。如果懷有雙胞胎,或孕婦本身的體形較肥胖,也會增加脊椎周邊韌帶所受的壓力,加劇腰背痛的程度。
產後2周多平躺 其後做適當運動
生產後首兩周,媽媽應避免幅度過大的動作,例如彎腰及向高處取重物,以免增加腹部及骨盆腔壓力,延遲脊椎、骨盆腔肌肉的復原和傷口愈合。建議多平躺休息,令脊椎附近支撐身體站立的肌肉得以放鬆。兩周後,便應鍛鍊腰背肌肉,否則脊骨軟骨的新陳代謝變慢,反而容易造成腰背痛。以下為脊骨神經科醫生所建議的鍛鍊動作:
抬臀:身體平躺,提高臀部懸空10-15秒,休息10秒後再重覆。
次數:建議每天3回, 每回15次
效用:放鬆背部肌肉,鍛鍊臀部肌肉
半仰臥起坐:身體平躺,雙腿彎曲成九十度,上半身慢慢撐起,維持3-5秒後再慢慢平躺。
次數:建議每天2-3回,每回10-20次
效用:鍛鍊腹部肌肉
有些媽媽為了在產後極速瘦身,便長時間穿著束腹帶。不當使用可能會影響血液循環,令背部肌肉乏力,反而造成下背痛。媽媽使用束腹帶前,應留意產品指引,亦可諮詢醫生意見再決定是否使用。
妊娠腰背痛一般在產後3個月便會漸漸復原,絕少數人會患上脊椎側彎或椎間盤凸出。如產後3個月依然有強烈腰背痛,應尋求專業醫生診治。
陳惠玲 脊骨神經科醫生
-
踏入小暑,意味著將要迎來更熱的夏天,我們都少不免進食多了生冷寒涼之品以解暑,但是飲食生冷容易損傷脾胃,造成腸胃不適之餘,又使人疲倦,提不起勁,那麼有甚麼解暑的方法呢?1 day ago
-
許多家長都曾遇到小朋友口腔內突然冒出痱滋,小朋友因疼痛而抗拒進食、煩躁哭鬧,家長們既心疼又焦急。其實痱滋是一種常見發生在口腔軟組織上的疾病,導致口腔黏膜腫脹潰瘍。13 day ago
-
端午節,「端」是指開端的意思, 「午」是指十二地支中屬火,陽氣致極。所以端午是指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間,此時天氣逐漸炎熱,蛇蟲蒼蠅滋生,細菌病毒易於繁殖,食欲下降,濕熱困重。因此端午節以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皮膚病最為多見。1 month ago
-
夏天又係蚊蟲出沒季節!小朋友特別「惹蚊」,隨時被叮至皮膚紅腫。內地有媽媽分享了兒子被蚊咬的慘況,引來一班家長的討論,直指自己的子女都有相同情況。即睇4大防蚊方法,以及中醫建議的解毒食療及止癢推拿方法!2 month ago
-
小朋友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抵抗力較弱,淋雨後容易受風寒濕邪侵襲,引發傷風感冒,因此,春季養生需注重「防風祛濕、健脾扶正」的原則。作為一名中醫師,我將從中醫經典理論出發,結合養生智慧,探討如何預防小朋友淋雨後的傷風感冒,並提供一些春天強身健體的方法,以及推薦一款適合小朋友飲用的保健湯水。2 month ago
-
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通常落在每年陽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歲時百問》裡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 故謂之清明。」清明時節萬物復蘇,是兒童養生的關鍵時期,此時有哪些兒童健康的注意事項?3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