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你知】自閉症兒童多蛀牙?港大團隊揭真相
自閉症兒童在語言表達、社交和感覺處理方面有障礙,外界認為他們更容易患口腔疾病。香港大學研究團隊比較患自閉症和正常發育兒童和青少年的口腔健康情況,發現兩者唯一區別。
一般觀感:
1. 給自閉症兒童服用的藥會導致口乾,因唾液不足較易導致更高的蛀牙風險。
2. 自閉症兒童的感觀與常人不同,一般人認為是正常的感覺,對他們來說可會引起獨特的反應,因此家長要求他們保持口腔清潔可能有困難,牙醫為他們做口腔檢查或治療也面臨挑戰。
3. 他們的飲食習慣,如進食較緩慢,偏愛軟甜的食物等方面也可能造成不良的口腔環境,引致蛀牙。
港大牙醫學院研究團隊進行系統審查,調查比較15篇談及患自閉症和正常發育兒童和青少年的口腔健康情況的文章,發現兩組兒童在蛀牙、口腔衛生、牙齦疾病、牙齒錯位和創傷、唾液流動方面沒有差異。唯一的區別是他們的唾液酸鹼值,自閉症兒童有較低的值,然而暫時沒有任何臨床測試證明這會令他們患更多蛀牙,此外有一些證據顯示自閉症兒童或有磨牙的習慣。
團隊不支持自閉症兒童會有更多口腔疾病的假設。相反,其他社會和行為因素,例如口腔衛生不足和含糖飲食可能是更重要的因素。研究結果表明,只要保持口腔衛生和培養良好飲食習慣,每個人都可以享有良好的口腔狀況。不論是自閉症或正常兒童的家長,有責任保持孩子口腔健康。
來源:香港大學
-
在大部分家長心目中,學業對於孩子是最重要的一環,在正式上學之前,便為孩子預備一套套的教材,又會預早了解Playgroup及幼稚園的資訊。然而,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同樣重要。何時才讓孩子自行吃飯?孩子何時要學懂自己換衣服?就讓我們拆解有關自理能力的迷思。1 day ago
-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是春天的中分點。它正好是一年當中晝夜等長的日子,從中醫角度來看,春分是人體陰陽平衡的重要節氣,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因此人們保健養生也應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春分節氣多風、寒、濕邪,陽虛質、氣虛質、陰虛質患者在春分節氣轉化時有諸多不適症狀,尤其伴有風濕性疾病、腰腿痛、慢性呼吸系統等疾病的患者,春分養生尤其重要。11 day ago
-
大家有沒有聽過一種病叫「掌摑病」?其實「掌摑病」是「第五病」的別名。第五病是由細小病毒Parvovirus B19引致的出疹性疾病。患者多為兒童,病徵是面部會出現典型紅疹,面頰呈紅色,像被人打了一記耳光,因而得來此別名。今次兒科專科 林嘉儀醫生會為大家詳細談談關於「第五病」的成因及其治療方法。12 day ago
-
3月6日是農曆廿四節氣中的「驚蟄」。「蟄」為藏也,亦可解作動物在冬天藏匿的意思。「驚蟄」,即是在這天前後,春雷作響,驚動了藏匿於泥土中冬眠的蟲子,把蟲子喚醒,重回大地,象徵萬物更新,生機勃勃。在「驚蟄」這個乍暖還寒的時節,要小心照顧小朋友的健康,好好調理一下。以下是一些小朋友「驚蟄」前後的調理要點:28 day ago
-
鼻敏感,古時稱「鼻鼽」,表現為突發性鼻癢、鼻塞、流鼻水和打噴嚏等,在兒科病當中屬常見病,往往和久咳、反覆感冒、哮喘病,甚至其他敏感症,如濕疹等有關連。1 month ago
-
纖維肌痛是一種慢性痛症,稱為「公主病」,通常會出現於20至55歲的女士。根據歐洲的文獻顯示,女士出現纖維肌痛的機率為男性的六倍,而一般來說,中年女士出現纖維肌痛的機率較高。患者全身肌肉及關節酸痛,影響行動及生活質素。病人啲同時會出現疲倦,睡眠質素差,記憶力退化及腸胃不適、肚瀉等症狀。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