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長對談】仁濟醫院趙曾學韞小學 跨科閱讀貼近日常生活
今次來到仁濟醫院趙曾學韞小學跟林美霞校長作訪問,林校長一年前才上任,怎料這一年就面對如此大挑戰——疫情與長時間停課!不過林校長與其團隊在這段時間反思教學的模式及電子教學的推行步伐,花盡心思去幫助學生持續學習。林校長形容這是大挑戰,同時亦是好機會,讓一眾老師反思教學是否一定要在課室、可否增加網上學習等。
其中「抗疫動畫廊」極有趣,是一眾老師親身演出,向學生傳遞防疫資訊,因為學校明白學生年紀尚小,於是利用生動方式加深小朋友的衛生意識。該校亦善用不同活動,拉近在家小朋友的距離,例如在兒童節,老師分享小時候的照片,讓學生猜是哪位老師。老師亦製作影片分享好書,鼓勵小朋友多看書。
此外,該校非常重視閱讀,並成立家長讀書會,來加強家校合作。近年校方更推出英文新課程及增聘多名外籍老師,吸引小朋友大量閱讀以改善寫作。老師會先評核小朋友的程度,按其閱讀能力,讓小朋友借到程度合適的英文書,不會因為選了太難的書而失自信,亦不會因為選了太易的書而感到無聊,從而吸引小朋友繼續讀更多書。同時,亦要小朋友學拼音,因為就算不懂某個字,也可以讀出來,自然信心大增。校方更有安排跨課程閱讀,如英文課上看跟常識科相關的書,將英文連繫到生活,提高小朋友興趣,亦如中文堂上看跟生命教育課相關的書,之後作討論。
多個月來,因為疫情而沒法在圖書館借書,所以該校會找一些網上電子閱讀資源,亦大量買了新圖書,讓小朋友網上申請借閱,之後可到學校取書回家看,實踐「停課不停讀」。
該校亦密切跟進小朋友學習以外的情況,定期以電話了解每個學生的家中情況,看看學生有沒有遇上困難。疫情初期,當發現有些家長物資缺乏,學校就速遞一些物資給家長,同時為支接學生電子學習而借出平板電腦、提供由社福機構的數據卡等。後來疫情持續,該校發現有些家庭出現經濟困難,林校長聯絡不同的團體以協助有需要的家庭,派發飯券、口罩等物資,亦聯絡辦學團體申請物資,如米、清潔及消毒用品等。
學校更明白小朋友長時間在家,家長照顧的壓力更大,於是學校製作其他短片,如教拉筋、做小手工,為家長分擔一下。而家長跟小朋友回校取功課時,老師亦細心包好一袋,有時會放一些小禮物,如零食、老師寫了鼓勵字句的書籤、生日卡等,希望小朋友收到老師的關心與鼓勵,倍添溫暖。
在逆境之中,反而會有更深刻的感受,抓緊契機力推生命教育,教導小朋友自律、堅毅、感恩與欣賞的精神。老師很有心思地設計了儲齊印章的「登機證」,鼓勵學生儲齊印章前往自律堅毅島與感恩欣賞島,來換襟章、功課袋與小食袋等小禮物。
-
疫情過後,相信不少家長和同學都十分期待再次參與校內的特式活動,香港路德會增城兆霖學校因疫情而停辦3年的親子嘉年華—「童理做檔主」,終於在上月底再度回歸!當日現場所見,家長和同學們也表現得十分興奮,大家都盡情投入活動其中。20 day ago
-
疫情3年,學校被迫停課,大型活動及常規訓練也因而暫停,學生們的生活大受影響。疫情後,學生的校園生活終於重回正軌,接受全日面授課堂的同時,也可以參加校內外的大型活動。深受九龍東家長歡迎的地區名校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日前就舉行了一連兩日的「SimCity」模擬城市英語活動。 「SimCity」自2007年起,已在該校舉辦了15屆。今年「SimCity」以「T...26 day ago
-
土耳其早前發生大地震,當地人民受災,生靈塗炭。有見及此,香港北角扶輪社籌集 HK$31,200,連同中華基督教會桂華山中學扶輪少年服務團的非華語學生及華語學生,在校內發起募捐行動,全校師生及工友共籌得 HK$10,500,善款合共約四萬港元,款項將由國際扶輪基金屬下緊急救援服務,捐助予土耳其及敘利亞,為災民購置有需要物資,並由救援組織 ShelterBox ...2 month ago
-
大家對學校圖書館有甚麼印象?木製的古老書架上一排排古老書籍?書本內頁滿布同學名字的借閱記錄卡?還是架着老花眼鏡碎碎唸你準時還書的圖書館館長?如果你有機會到訪中華基督教會桂華山中學那所有45年歷史的圖書館,應該不會再看到以上情景,因為校方已將之打造成一所綜合性的現代化智能圖書館,令人大開眼界。2 month ago
-
「活力午餐」於2月20日及21日暫停供應飯盒,面對突如其來的情況,路德會聖十架學校安排學生分兩天到迪欣湖活動中心野餐及進行戶外教學,為孩子安排一個開心午餐!3 month ago
-
藝術就是生活!一直以來,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科技創意小學(科小)深信藝術是日常生活與校園學習的一部份,因為生活有藝術的元素,所以在「身、心、靈」上會得到滿足,生活亦因此有幸福感。3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