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子校園】多元官能刺激 培養閱讀風氣
香港扶幼會許仲繩紀念學校圖書館主任陳煥基老師。
迎合口味 自家「光影策略」
陳煥基老師是優質圖書網絡的副主席,亦是香港扶幼會許仲繩紀念學校的圖書館主任。他約於四年前被委任為圖書館主任,有感學校的閱讀風氣稍弱,便加入了優質圖書網絡,到其他學校取經,開拓自己視野。由於學校是一所群育學校,學生人數不多,學校資源尚算豐富,可用作推動閱讀風氣。「上一代的圖書館老師,做法可能一成不變,就是在圖書館擺放經典著作,如金庸、衛斯理作品,對本身不喜歡閱讀的小朋友來說,吸引力其實不大。」
他表示,學生的閱讀喜好不斷轉變,得想方法迎合他們的口味,尤其本身對文字抗拒的SEN學生。「老師會向他們推介字量相對不多的讀物,如漫畫、圖鑑、模型雜誌。要他們『坐定定』,便需依靠官能刺激,如恐怖、刺激的畫面和激烈的聲效,因此我們會經常更新影碟。他們尤其喜歡戰爭、鬼故事題材,如復仇者聯盟英雄系列,並會同時一併購入相關的書籍。如早前很受歡迎新海誠作品《你的名字》,除了影碟,我們一併買了小說,一邊播放影片,一邊把讀物放在旁邊,吸引他們去借閱。」陳老師的「光影策略」,還包括在圖書館添置平板電腦,提供AR和VR遊戲,題材圍繞大自然、動物和海洋世界,提起他們對相關書籍的興趣。
圖書館放有不同影碟,供同學借閱,借閱率比書本更高。
另類招數 吸引閱讀
除了硬件措施,陳老師還會以另類招數,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例如設立獎勵計劃,同學在閱讀後撰寫報告,便可獲得一個杯麵作獎勵。「由於學校沒有小食部,因此食物對他們來說有一定吸引力。」除此之外,每個學期陳老師更會與借書量較高的學生一同外出買書,順便吃個下午茶。「在課堂期間外出,同學都顯得相當雀躍。我會駕車載他們到比較少去的誠品書店,讓他們自由選擇感興趣的書籍。我付款後,他們可把書本即時取走,讀後還給學校,我才正式辦理上架程序。」
陳老師會製作互動影片,並在旁邊放置相關圖書。
現時圖書館內會放置平板電腦,循環播放由陳老師製作的新書推介影片,亦會在電腦播放互動影片,讓同學在觀看故事的過程中回答問題,吸引他們借閱相關的書籍。陳老師認為,使用電子器材是大勢所趨,如實體書不能吸引學生,也得趨向電子書,最怕是他們連對電子書也提不起興趣。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不能避免他們使用電子器材,但若使用由老師提供的電子裝置,便可控制他們接觸的題材,方便老師推廣閱讀。」
攝影:黃鉑詠
-
幼稚園是小朋友人生的第一間學校,他們認識的第一個老師、第一個校長、第一個同學仔通通都在幼稚園發生。在幼兒階段,良好的身心發展將會成為小朋友日後重要的基石。位於港島天后的樂䔄幼稚園,劉詩玲校長表示,幼稚園最關鍵的理念就是如何全面關顧孩子的身心發展,當中包括情感、社交、認知和身體發展等。4 day ago
-
位於屯門的道教青松小學,一直以關愛文化和全人教育見稱,除了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更重視他們的情緒健康。為應對小學生日益增加的情緒挑戰,校方於本學年首度推出先導計劃,引入韓國高科技情緒管理系統,為學生、教師及家長提供非入侵式腦電波掃描、數據分析、評估、冥想音頻及腦神經反饋訓練等,旨在提升休息放鬆、人際關係及抗逆力,促進整體精神健康。12 day ago
-
2025年1月17 日,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舉行「愛•德•華•科技節2025」(St. Edward’s TechnoFest)。於開幕禮上,當日校方邀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總學校發展主任(觀塘)張嘉祺先生、天主教香港教區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助理胡艷芬女士及李玳華女士、觀塘區學校聯會執行委員會主席金偉明校長、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黃家偉博士、香港都會大學教育及語文學...1 month ago
-
現今社會已經日益接受「求學不是求分數」這句說話,並愈來愈重視學生們的體藝發展,令學界更加看重體藝教育。以救世軍田家炳學校為例,就一直秉持着多元教育的理念,並致力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加上陳志斌校長求學時曾擔任田徑及球類校隊成員,深深明白體育鍛煉對青少年的正面影響,於是在上任以來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各種體育活動,並由去年起一連兩屆帶領學生參加「聯校智能運動STEM大...1 month ago
-
理財不單是生活一部分,有國際性的研究更指出,良好的理財教育可幫助學生建立全球視野,培養負責任的消費習慣和理性決策能力,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加上電子支付的普及化及學生出現過度消費的行為,良好的理財教育已成為小學階段不可或缺的課題。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致力推展「校本跨課程理財教育計劃」,曾榮獲投資者及理財教育獎(教學)―學校組金獎,學校刻意在課堂設計和...3 month ago
-
位於港島天后的樂䔄幼稚園,佔地10,500平方呎,偌大的空間及多樣化的設施,讓孩子擁有全面的學習體驗。學校以活動為基礎和探索式學習的模式,培養孩子8大多元智能和學習技能,歡樂及積極的學習體驗,令學校成為名校搖籃,眾多學生升讀直資及國際名校,深受中產及內地年輕家庭歡迎。3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