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大研究】逾4成港童患濕疹鼻炎 家長因照顧壓力大陷抑鬱
本港不少兒童和青少年受濕疹、哮喘和鼻敏感困擾。港大最新的全港中小學敏感病發病率研究發現,學童濕疹、鼻炎的發病率顯著上升,而且較全球的平均數字高。小朋友患敏感病,家長同樣感到大壓力,港大與香港小童群益會合辦全港首個為家長而設的親子濕疹管理課程,費用全免。
港大社會工作及行政學系與聯合醫院去年進行「全港兒童敏感病研究調查」(ISAAC),訪問逾2,200名是6至7歲(小一及小二)和13至14歲(中二及中三)的學童及1,800名家長。

調查發現,去年本港小一及小二學童的濕疹、鼻炎和鼻敏感發病率分別是41.6%、59.4%和46.1%,數字較1998年和2004年的大增。至於中二至中三學生方面,濕疹、鼻炎發病率均上升,逾6成受訪學生患鼻炎。小學學童比中學學童有更高的濕疹發病率,而男學童比女學童更容易出現呼吸問題及鼻腔問題。不過,調查發現本港學童哮喘的發病率下降,醫生估計戴口罩有機會影響發病。
疫情有機會影響發病率
與全球各地區2013年的數據相比,本港6至7歲和13至14歲學童的濕疹和鼻敏感發病率比全球高。
基督教聯合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顧問醫生陸志剛醫生和副顧問醫生鄭正禧醫生解釋,導致中小學學童敏感病病發率於改變的因素。
環境因素:
- 加工食品和高熱量食品攝取量增加
- 肥胖症病發率上升
- 氣候變化
- 服用抗生素上升
- 寄生、細菌、病毒感染減少
- 兄弟姐妹減少
與新冠肺炎有關的因素:
- 新冠肺炎所衍生的壓力
- 外出活動頻率上的改變
- 缺乏醫療監督
- 接觸性皮炎
醫生建議,對抗濕疹要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強居家護理和尋求適當的醫療建議。
家長照顧敏感病子女大壓力
結果亦顯示,患有嚴重濕疹的學童的身體、情緒、社交和社會心理功能也較差。如果孩子患有嚴重鼻敏感,家長較易感到大壓力,對為人家長的信心不足,出現更多抑鬱和焦慮情緒,原因可能是濕疹的反覆性和不可預測性,長期關注和擔心疾病的症狀對父母而言,會構成生理和心理的挑戰。
全港首個親子濕疹管理課程
有見及此,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與香港小童群益會合辦全港首個為家長而設的濕疹課程——「童心同行」-親子濕疹管理課程,將於2月開課,加強家長對濕疹的知識和提升兒童與家長的生活質素,課程費用全免,現正招生,詳情:https://forms.gle/huSEFoi6tyrPgvfp6。
-
踏入小暑,意味著將要迎來更熱的夏天,我們都少不免進食多了生冷寒涼之品以解暑,但是飲食生冷容易損傷脾胃,造成腸胃不適之餘,又使人疲倦,提不起勁,那麼有甚麼解暑的方法呢?1 day ago
-
許多家長都曾遇到小朋友口腔內突然冒出痱滋,小朋友因疼痛而抗拒進食、煩躁哭鬧,家長們既心疼又焦急。其實痱滋是一種常見發生在口腔軟組織上的疾病,導致口腔黏膜腫脹潰瘍。13 day ago
-
端午節,「端」是指開端的意思, 「午」是指十二地支中屬火,陽氣致極。所以端午是指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間,此時天氣逐漸炎熱,蛇蟲蒼蠅滋生,細菌病毒易於繁殖,食欲下降,濕熱困重。因此端午節以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皮膚病最為多見。1 month ago
-
夏天又係蚊蟲出沒季節!小朋友特別「惹蚊」,隨時被叮至皮膚紅腫。內地有媽媽分享了兒子被蚊咬的慘況,引來一班家長的討論,直指自己的子女都有相同情況。即睇4大防蚊方法,以及中醫建議的解毒食療及止癢推拿方法!2 month ago
-
小朋友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抵抗力較弱,淋雨後容易受風寒濕邪侵襲,引發傷風感冒,因此,春季養生需注重「防風祛濕、健脾扶正」的原則。作為一名中醫師,我將從中醫經典理論出發,結合養生智慧,探討如何預防小朋友淋雨後的傷風感冒,並提供一些春天強身健體的方法,以及推薦一款適合小朋友飲用的保健湯水。2 month ago
-
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通常落在每年陽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歲時百問》裡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 故謂之清明。」清明時節萬物復蘇,是兒童養生的關鍵時期,此時有哪些兒童健康的注意事項?3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