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仙官立小學|「黃大仙.探知緣」級本專題研習 跨科探究X生命築跡X社區共生
黃大仙官立小學位於黃大仙的中心地帶,鄰近港鐵站、巴士總站及小巴總站,佔盡地利優勢。本學年學校以「黃大仙·探知緣」為主題,活用區內設施,開展跨學科專題研習,結合科學、文化、社區關懷與創新科技,打造多元學習模式,讓學生從親身體驗及探索中成長。
跨科探究:打破學科界限
學校設計跨年級專題研習,讓學生透過實地考察與實踐,連結知識與生活。
一年級「愛.遊樂園」:
學生走訪睦鄰街公園及鳳德公園,比較園內設施的種類和設計,以體會社區關懷,融入生命教育。
![]() |
![]() |
二年級「發現生命的禮物」:
在龍趣園公園以五感探索自然,學習科學知識,同時培育感恩之心。
![]() |
![]() |
三年級「炎夏『老』朋友」:
透過實驗分析物料特性,探究長者保溫衣物蘊含的科學原理。
四年「生活『此』中尋」:
統計商場店舖分布,設計理想的商店布局,學習數據處理與社區規劃。
![]() |
五年級「祠中尋姻緣.燈下話長情」:
參觀黃大仙信俗文化館,結合傳統婚俗與科技,以micro:bit編程製作「電子求籤筒」。
![]() |
![]() |
六年級「夢想.樂齡社區」:
訪談長者後,用CoSpaces編程技術設計樂齡社區模型,將虛擬內容與現實世界結合。學生分享研習成果時表示,除體會到文化傳承的重要之外,亦感受到社會應對長者抱持尊重關愛的心。
創新科技融合傳統文化與保育意識
透過STEAM課程亮點學習專案,從參觀黃大仙祠作為引子,製作「電子求籤筒」,讓學生透過編程概念將道教文化數位化。學校強調:這並不是推廣迷信或任何宗教取向,只為培養學生把學習連繫生活,訓練邏輯思維與培育文化傳承及保育的意識。
全人發展:健康生活與時間優化
學校推行「上午動腦深學習,午後動手拓視野」時間表,上午專注於學科學習,下午靈活安排科學探究、STEAM活動、藝術、體育、綜合學習課、成長課等多元學習,並開放「人工智能運動吧」,鼓勵學生課餘時間自主鍛煉,養成健康生活好習慣。
深耕社區 展望未來
學校善用地理優勢,組織文化考察及長者探訪等活動,如安排高年級學生參與義工服務,探訪區內老人及殘障院舍,鼓勵學生竭盡所能回饋社區。除了「人工智能運動吧」外,亦增設「中華文化室」、「翱翔天地」模擬駕駛飛行室、「科學探知館」、「優閒空間」等設施,並持續優化幼小銜接課程,透過富趣味又有創意的科學實驗活動及英語互動遊戲等,協助小一新生盡快適應小學學習階段。
黃大仙官立小學教育理念:「學習不囿於課本,更在生活中探索。」校方期待與社區攜手,共築孩子的「探知緣」。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