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下教育局宣布暫停面授課程,預計學生須留在家中一段時間。既是家長又是學生的我,不時思考如何透過不同的教學方式,針對子女的程度及興趣,提供個性化的在家學習模式。我正修讀教育課程,不時與海外教育家和學者交流,發現如能善用各種海外優質學習資源網站,可為孩子提供不一樣的學習經驗,而這些平台更因應疫情免費開放平台供公眾使用,希望藉此與各位公諸同好:
動人故事 啟發語言天份
Storyline Online是我首推的網站,推薦給所有需要提高聽力和閱讀能力的孩子。Storyline Online是由美國演員工會開發的,完全免費。網站請美國的演藝屆人員來朗讀他們最愛的兒童繪本,再配上輕盈的音樂,美麗的插畫和故事後的免費的活動。
網站:http://www.storylineonline.net
Oxford Owl (牛津貓頭鷹) 是牛津大學出版社旗下的免費音頻書和電子書網站,免費注冊之後就可以接入海量的兒童書籍。包括各類故事書,數學,自然拼讀在內的電子書籍。
網站:http://www.oxfordowl.co.uk/
虛擬實境 探索自然奧秘
National Geographic(國家地理)頻道街知巷聞,但你有聽說過 National Geographic kids(國家地理兒童)頻道嗎?這個網站對於熱愛動物的孩子來說就是寶藏。裡面有大量免費的關於動物和大自然的知識,還有卡片、故事、手工、游戲、視頻等等。
網站:http://kids.nationalgeographic.com/
教學不一定是中英數,和子女一起研究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也是學習的一種。Climate Kids是一個由美國NASA專門設立的關於氣候教育的網站,內容豐富,有互動游戲也有許多精彩的圖片或動畫,畫面變化生動有趣。從宇宙的角度,探索地球的氣候和全球變化,是孩子學習自然科學的好地方。
網站:http://climatekids.nasa.gov/
My First Garden 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為孩子們開設的學習計劃,帶孩子們探索生命的奧秘。香港家居淺窄, 沒大平台或天台,先天上已有局限;加上城市人對種植知識一知半解,往往失敗收場, 白費心機。我鼓勵大家先多了解,然後評估,最後才下定論。如果你從來沒有帶你的孩子種植過植物,My First Garden可以幫助孩子規劃他們想要種植的植物,告訴他們這些植物的歷史知識和種植他們都需要什麼條件。在家種植,讓孩子體驗大自然的生命力,細心觀察小盆栽的變化亦是重要的訓練。
網站:http://urbanext.illinois.edu/firstgarden/
線上到線下的延續學習
女兒在網上Story Online或Oxford Owl看完一本書或聽完一個故事以後,我會鼓勵她做一個讀書報告,或者把故事分享給家庭成員聽,增加閱讀和理解能力之外,亦鼓勵孩子對書中內容發表意見,藉此增強語言的表達能力,建立正確價值觀。
在科普方面,我跟女兒在網上My First Garden學習後,作為首次種植者,不想買一大堆材料回家,我便買了DAN & DARCI奇亞籽瓶中花園STEAM套裝。套裝有齊所需物品,是自然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小朋友可以在玻璃罐中模擬一座花園,讓小孩去觀察植物生長,進一步認識光合作用、枝葉吸收土壤養分等科學知識,同時也能放在書桌或床頭邊欣賞。在香港購買STEAM產品通常價錢不便宜,動不動就要花上幾百到千元。我發現在amazon訂購在香港買不到的STEAM產品普遍連運費到家,平均一盒不到港幣二百元,價錢十分相宜。
大家不妨在這段特殊時期,培養孩子一些之前沒有時間學習的興趣或嗜好,好好利用優質網上資源,發掘孩子無限可能。
作者簡介
Marina
毅然放下工作,當上全職媽媽。從事企業及慈善公關十多年,現正修讀教育博士課程,望與女兒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
太古地產「書出愛心.十元義賣」首次推出網上慈善義賣,即日起至6月16日,預售兒童及青少年書籍,一律每本$10!鍾意睇書嘅家長和小朋友唔好錯過!10 day ago
-
自1952年起,《The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每年都會召集由三名專家評審組成的輪流評審小組,評審當年在美國出版的所有兒童繪本,並根據藝術價值選出十本年度兒童繪本。1 month ago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每年4月23日定為「世界閱讀日」(World Book & Copyright Day),向大眾宣揚閱讀及寫作的益處,同時喚起關注版權意識。世界各地為響應世界閱讀日,均會舉行不同活動推廣閱讀文化,部份地區的讀者會向情人送玫瑰花,更有人大玩cosplay,發揮創意化身成書中人物,猶如另一個萬聖節!1 month ago
-
本港疫情肆虐,不論戶外或室內的遊樂設施和幼兒中心均暫停開放,幼稚園提前放暑假。學齡前的孩子成長急速,有不少家長都擔心若子女長時間無法回校上課會影響他們的學習進度和成長,同時又為如何善用時間而費盡心思。家長可以嘗試與子女進行親子伴讀,培養閱讀習慣,並透過伴讀增進與孩子的感情。2 month ago
-
疫情嚴重,學生提早暑假,但這個長假不能外出,學校網課也停了,小朋友被困家中,最終可能上網打機、玩手機。有校長招集逾70位義務老師,於3月14日至4月14日期間,為全港小學及初中學生提供逾100課多元有益的免費課堂,毋須登記,不設限額。2 month ago
-
近日疫情轉趨嚴峻,本港確診多宗源頭不明的個案,社區出現隱形傳播。學校亦接連有確診或初步確診個案,現時全港均暫停面授課堂及所有校內活動,而大多數學生依靠網絡視頻會議等方法繼續學業。作為家長,除了擔心疫情加劇的問題,還伴隨著孩子在家授課能吸收多少知識的壓力。家長面對抗疫及工作的壓力,加上與子女長時間在家,自然時有爭吵,衝突亦會增加,造成親子關係緊張。3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