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小朋友因痱滋疼痛煩躁哭鬧 中醫針對虛火與實熱類型推介簡易食療

許多家長都曾遇到小朋友口腔內突然冒出痱滋,小朋友因疼痛而抗拒進食、煩躁哭鬧,家長們既心疼又焦急。其實痱滋是一種常見發生在口腔軟組織上的疾病,導致口腔黏膜腫脹潰瘍。

中醫認為,痱滋與體內陰陽失衡、心脾積熱或陰虛火旺等因素有關,透過辨證論治與適當護理,能有效治癒並減少復發。雖然一般情況下痱滋可自行痊癒,但家長們要留意如小朋友經常出現痱滋或情況持續兩星期以上時,應當及時就醫,否則可能會引伸至其他健康問題,甚則影響小朋友生長發育。

假如小朋友經常出現痱滋或情況持續兩星期以上時,應當及時就醫,否則可能會引伸至其他健康問題。(Photo AC圖片)

中醫看痱滋 虛實要分清

中醫稱痱滋為「口瘡」或「口糜」,其證以熱證為主,可分為實火、虛火兩大類,而實火與虛火的出現與小朋友體質及起居飲食密切相關︰

實火:多因飲食不節,如過量進食煎炸、熱性食物或先天體質偏熱等而導致,常見證型有心火亢盛,脾胃積熱等。中醫理論認為「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心脾之熱上灼口舌則導致痱滋發生,其持續時間一般較短。

虛火:多因睡眠休息不足或經常汗出過多,病後津液損傷或先天陰虛體質等而產生陰虛火旺的情況。陰虛生內熱,虛火上炎於口,導致痱滋反復發作,其持續時間一般較長。

如何預防小朋友生痱滋

中醫認為「上工治未病」,預防勝於治療,家長們可由小朋友起居飲食著手︰

 

1. 良好作息時間

確保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可熬夜晚睡。

2. 運動習慣

每天適當運動,增強抵抗力,正如《黃帝內經》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充足則大大減疾病發生。

3. 心理因素:

情緒波動亦會影響體內陰陽平衡,不少孩子於功課學業上遇到困難及壓力,家長應重視親子溝通,留意孩子情

緒狀況,保持心情舒暢亦是健康的重要一環。

4. 飲食管理:

避免過食煎炸、油膩、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熱氣」或損傷小朋友脾胃功能。

2大預防痱滋的保健食療

臭草薏米綠豆沙

功效︰清熱解毒,健脾滲濕

材料:綠豆 500克、生薏米 100克 、臭草 2棵、水 3公升、冰糖 少許

做法
1.
綠豆及生薏米洗淨浸泡1小時,臭草洗淨備用。

2. 水煮滾後加入綠豆及生薏米,再次滾起後轉慢火煮約1小時。

3. 最後15分鐘加入臭草及冰糖即可。

石斛麥冬淮山湯

功效︰養陰清熱,益胃生津

材料:石斛 30克、麥冬 30克、淮山 1條、玉竹 30克、無花果 5粒、豬瘦肉 300克、水 3公升、鹽適量 (可按個人口味加入粟米、紅蘿蔔)

做法
1.
所有材料洗淨,瘦肉汆水備用。

2. 煲內放入3公升水,加入所有材料。

3. 滾起後轉慢火煲約2小時。

4. 最後加鹽調味即可。

穴位按摩緩解痱滋疼痛不適

1. 合谷穴—手背大拇指與食指之間,即虎口位置,可疏風清熱,鎮靜止痛。

2. 曲池穴—手肘橫紋外側端,手肘彎曲時肘橫紋末端的凹陷處,可清熱解表,調氣血。

3. 勞宮穴—位於手掌心,握拳時中指指尖之處,可清心、安神、解熱。

4. 湧泉穴—腳板底前三分之一正中凹陷處,可泄熱降火,補腎強骨骼。

可按壓或揉按穴位,力度適中,以痠脹感為宜,按摩3-5分鐘後,換對側穴位。

(文章由康河中醫診所 梁佩穎醫師授權分享)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親子最關注
DR-Max兒童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