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讀香港歷史有助提升歸屬感。今年是香港保衛戰80周年,當年1.3萬名駐港英軍對力4萬日軍18日,最終在12月25日投降,進入「三年零八個月」日據時期。這段歷史有很多小故事和小知識,值得家長與小朋友來發掘。香港浸會歷史系副教授鄺智文博士開發了以香港保衛戰為主題的電子互動地圖,激發學生學習歷史和地圖的興趣。
電子互動地圖:https://digital.lib.hkbu.edu.hk/1941hkbattle/zht/index.html

相比起以純文字說明地圖運用地理資訊系統(GIS),將當年英國及日本雙方軍隊使用的戰時地圖覆蓋於Google地圖上,大家可以調校時間線,追蹤不同時間的戰役變化,可提升研習趣味。地圖6大重點包括:
1. 參戰部隊:地圖把18日香港戰役分為51個時間點,顯示雙方步兵、砲兵的位置及行軍路線,包括被擊潰部隊的位置,每個部隊附有簡單介紹。
2. 軍事建築:顯示300多個建築物如海防砲台、高射砲台、機關槍堡、指揮所、掩蔽部、醫療設施、通訊線路,以及爆破點、砲兵預設目標等,部份圖片由團隊親身到訪遺跡拍攝。家長可以帶小朋友尋找歷史遺跡。

3. 人物故事:地圖收集約80個曾經參與戰役的人物故事,當中包括張愛玲、陳君葆等。
4. 戰爭罪行:於事發位置描述屠殺平民、俘虜等事發經過。
5. 戰爭影像:收錄香港戰役前後拍攝的照片,並置於拍攝地點。
6. 戰時武器:地圖整理了戰役中曾使用的武器資料,配以圖片、尺寸等說明。


地圖是鄺博士的團隊經過兩年時間研究、開發及蒐集與年香港保衛戰相關的一手史料,得到浸大知識轉移處及浸大圖書館數碼及多媒體服務組協助,中文及英文版的電子互動地圖現今開放給公眾使用。團隊正著手設計教材,培訓老師運用地圖教學,預計明年1月起可在中學課堂上使用。
這場戰役仍在本港不少地方留下戰爭遺跡,家長可以帶小朋友跳出地圖,親身走遍香港尋歷史足跡。
1941年香港戰役知多啲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自1937年已和中國開戰的日本同時對英、美、荷等國宣戰。其時,英國正和軸心國之中的德、意兩國作戰,歐洲、非洲、亞洲同時進行的戰爭連結起來,史稱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首當其衝,成為日軍進攻的目標之一。
12月8日上午,日軍空襲香港,拉開香港戰役(又稱香港保衛戰)的序幕。由英、印、加軍和不同族裔市民組成的駐港英軍共13,000多人,面對約40,000名擁有海空部隊支援的日軍,在香港各地抵抗18日,最終於12月25日下午投降。香港進入人稱「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據時期(1941年12月25日至1945年8月30日)。
-
踏入5月,第五波疫情緩和,天氣亦開始變得炎熱,大家都開始蠢蠢欲動,準備到戶外盡情放電、親親大自然。海洋公園推出6月特備活動——「野外親子日營」及「小村民 ‧ 大舞台」,同時集好玩、合家歡、富教育意義於一身,讓小朋友享受初夏!2 day ago
-
小巴膠牌甚有本土特色,黃大仙現崇山商場5月下旬舉辦麥錦生師傅創意小巴牌匙扣工作坊,教親子製作創意小巴牌匙扣,只需like & follow民坊Facebook及Instagram專頁,預先登記就可免費參加,名額有限,報名要快手。8 day ago
-
大家用完卷裝廁紙、透明封箱膠紙或牛皮膠布後,會怎樣處理當中的圓形紙筒?家長們不妨跟從以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Playright提供的小點子,好好善用這些圓形紙筒的特性,創作一系列好玩又富創意的親子小遊戲,將廢物重生之餘,更可以在家中消磨時間,促進親子感情。23 day ago
-
戲院未重開,今屆香港兒童國際電影節 (KIFF) 《KIFF 2022 Online》將於4月10至17日一連8日在網上舉行,免費限時放映德、英、南韓、吉爾吉斯、本地的精選電影,一家人可以在復活節假期留在家中觀看好戲。1 month ago
-
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因為疫情而提早暑假,小朋友宜趁這個時期自我增值。本地原創動畫及幼兒玩具品牌Donut and Ah Meow(咚咚仔與咕咕喵)免費推出「假期玩住學」影片系列及工作紙,每日約花15分鐘,學習動物、英語、科學、DIY等知識,過一個充實長假。2 month ago
-
疫情下,除了學校常規授課轉為在家學習,所有康樂設施和活動亦暫停,孩子長時間逗留在家,家長都為如何幫他們「放電」而頭痛。以下由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陳梅筠介紹一些適合幼稚園學生在家進行的多元感觀活動,開心玩樂之餘,同時能全方位增強孩子的肌力、平衡感、視覺、聽覺、專注力及創作力等。2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