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專訪】樂善堂梁黃蕙芳紀念學校 許校長:教育不是工廠
每位小朋友都有潛能,等待伯樂賞識。樂善堂梁黃蕙芳紀念學校通過有系統的多元智能探索活動,讓學生在六年小學階段體驗不同的學習經歷,啟發學生的潛能。
樂善堂梁黃蕙芳紀念學校許敏詩校長表示,「教育不是工廠,不會製造出一模一樣的學生,我們深信學生有不同所長、能力、潛能,所以我們通過非正規課程,豐富學生學習經歷」。該校推出啟發潛能課,於每個星期四下午進行,疫情常態下,現時學校的啟發潛能課透過網上課堂進行,或安排學生留校一小時參與活動。

啟發潛能課是按學生的需要在每個年級推行不同的項目,包括STEM、音樂、藝術和體育。舉例:一年級是「肢體動覺智能」,配合發展的相關活動有跳繩、田徑、籃球或魔術;二年級是「空間智能」,配合發展的相關活動有創意畫、3D畫、黏土繪藝或馬賽克貼畫;三年級是「音樂智能」,學生學習音樂劇、彩虹鐘、非洲鼓或動感聲藝,至於四、五年級則圍繞STEM教育發展學生的自然智能及邏輯智能。

多元活動 肯定自己
啟發潛能課程以三層架構為發展模式,第一層是一至六年級的校本啟發潛能課,全校學生均需參與,而且活動輪流進行,層面較普及;第二層是課後小組拔尖訓練,老師在啟發潛能課中挑選和發掘有天份的學生,進行小組訓練;第三層是個別學生進行拔尖培訓參與比賽。
許校長表示,「每個學生的天份不同,教育的關鍵是令學生能發揮強項,自我肯定。小朋友唔知自己鍾意什麼,所以嘗試參加不同活動發掘興趣,若學生找到自己興趣,可增加認同感和肯定自己」。她分享,學生參與啟發潛能課程後變得有信心,「有些成績弱的學生,有了信心,學習態度變得正面了,從而帶動了學科的學習,成績也有了進步。」

情智公仔 管理情緒
此外,該校數年前引入「Kimochis」情智教育課程,是情緒及社交發展、常規及自我管理技巧的課程,學生通過「Kimochis」公仔和老師的拍片教學,認識抽象的情緒、建立情緒用詞,從而學會表達和管理自己的情緒、了解別人感受。

許校長分享,有兩位學生在小息時吵架時,其中一位話「好嬲」,之後走到冷靜角,一邊畫「8」字,一邊進行深呼吸。後來她問該學生發生什麼事,學生和盤托出,並表示自己已無事。學生在事件中運用在課堂上學習的「Kimochis」的技巧,令自己冷靜下來,不發脾氣,這令許校長感到欣慰。
-
大埔禮賢會幼稚園於1957年開辦汀角路校,並於1979年開辦安富道校(將於2024-2025學年遷入富蝶邨,享用更大的校舍,由685平方米增至838平方米)。學校秉承聖經教導:「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章6節)」作為校訓,並「本着基督博愛精神,提供完善的學前教育,幫助幼兒在靈、德、智、體、群、美六育各方面有均衡且全面的發展。2 day ago
-
路德會聖十架學校辦學的核心價值可以用三個C來總括。第一個C代表COMMITMENT(承擔),即承擔精神;第二個C代表COMPASSION(憐憫);第三個C代表COMMUNITY(全人)。價值觀教育是全人教育的重要元素,學校透過不同學習領域、學科課程的學與教、校本特色課程、全方位學習活動以及其他相關的學習經歷,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7 day ago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是位於香港新界元朗的唯一一所直資IB一條龍學校,其獨特之處在於提供由小學到初中以及高中的一條龍IB課程。高中同時實行雙軌制,提供國際文憑預科課程以及香港中學文憑課程,以配合學生個別的升學需要和未來發展。10 day ago
-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由方濟會創立,是馬鞍山第一間開辦的小學。學校持守天主教會對教育的核心價值,強調對真理、公義、仁愛、生命、家庭等價值的培養,以微末心及手足情付諸實行。教師們不僅專注於教學,還注重與學生建立關係,關心他們的成長,激發學習動力,同時培養正面價值觀,培育學生成為德才兼備、愛國愛港的未來棟樑。14 day ago
-
環保是全球關心的議題,本港多間學校亦致力推動綠色校園,其中光明英來學校更是全港首間安裝「微藻反應器」及「無土綠牆」的學校。馮瑞德校長表示,「微藻反應器」的公司現 Greentins 創辦人田承輝更是光明英來學校的校友!15 day ago
-
過去受新冠疫情影響,港澳中小學生運動量減少,ARCHON今年再聯同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主辦「第三屆聯校智能運動STEM大賽」,並邀得香港課外活動主任協會協辦,鼓勵學生多做運動。今屆最大特色是跨地域於港澳線上進行,並嶄新引入智能穿戴科技及AI影像分析技術。兩地學生可在運動科技協助下,挑戰十級體能,感受智能運動的樂趣。15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