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引北極熊玩轉學校推廣環保 體適能×科技構建健康未來

早於教育局計劃推行小學科學科,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七年前已把常識科分拆為科學及人文兩科,讓學生提早適應,校長羅勁柱在推行STEAM教育中不斷的實踐和探索,積極推動A.I.教育,寓玩於教的他善於顛覆傳統,於環保科技日就揾仿真1:1北極熊玩轉學校跟師生及家長互動,為推動A.I.教育,率先跟大學及科技機構合作,藉著運動及數據分析,加強學生體適能及心理健康發展;為實踐,在公共空間設立平台,予學生展示其才華從而為學生建立自信,深懂於善用各方資源來實踐其教學理念。

北極熊成為眾人打卡之星。

寓玩於教 重視實踐中學習

羅勁柱在台灣高中畢業後,升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學士課程,回港後曾一度擔任中學教師,但認為小學更能塑造小朋友成長,就這一念便轉至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簡稱"青小")任教至今,並以42歲之齡任校長一職,可說是一位年青校長。羅校長對未來學校發展,依然秉承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面向國際,規劃未來的使命為目標。

早於教育局計劃2025/26學年起全面推行小學科學科,推動中小學的STEAM教育,羅校長感恩前任校長們的遠見及視野,早於七年前已把常識科分拆為科學及人文兩科,讓學生提早適應,為青小奠定了日趨完善的科學課程架構和課程設計,讓他能放膽將理念付諸實行,積極推動A.I.教育,在不同科目加入教授A.I.元素,讓學生利用不同設置,體驗人工智能科技,引起學習興趣;並開始與內地的姊妹小學,分享優質科學單元,以促進兩地教育的交流與合作。

羅校長致力倡導寓玩於教。

環保起動日 引北極熊玩轉學校

為倡導科學科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和探究性,羅校長將419日定為"環保起動日",全校當日以全球暖化及環保為主題,希望學生透過衣食住行用五個學習範疇,包括專家教授VR極地繪畫,仿雪地體驗、學習自製環保清潔劑,外賣膠盒洗淨回收等逾20項課題,將信息深入淺出呈現予初小及高小學生,令他們認識如何愛護地球及珍惜資源;為貫徹寓玩於教的理念,羅校長特別邀請情境教育設計公司“叁叁創意香港”,負責營造極地教室,透過microbit裝置及半透明冰屋,學習如何在極地生活,還有化石及古生物講座、三態水實驗等;終極彩蛋便是1 : 1北極熊吉祥物(Mascot),透過遊戲及餵食,進一步認識北極熊生活及其面臨的瀕危絕境,跟學生及家長直接互動,甫出場便帶出震撼效果,驚喜及歡呼掌聲此起彼落,連同5米高栩栩如生的毛毛北極熊,為整個環保起動日,畫上完美句號。

眾人學習用環保物料建屋。
專家分享冰川融化跟化石關係。

善用科學 掌握運動及情緒數據

專長體育科技的羅校長,積極推動運動結合科技,率先跟港大合作,發展攀石牆結合AR技術,讓學生以科技和科學角度,理解人體當進行三角形動作時,學習技術並理解有效的支撐點等,項目取得良好成效後,便進一步發展體適能融合科技,他認為各式運動的核心,應著重體適能鍛練,從而提昇心理質素,「運動不只是技術訓練,還有培養良好的心理質素,藉此強化學生抗壓能力」,還可透過AI數據分析,如測試心跳率區間,情緒控制測試板等,同步可了解學生的當刻情緒狀態,就可適時作出應變及支援。

Mr Bernard 示範VR AR 繪畫,在三維空間繪畫了一條龍。
AI數字體育

羅校長認為人工智能應從三個面向出發,令學生學習體驗更豐富,令教師教學更有效率,鼓勵家長能有所參與,故此積極推動在學校提供A.I.課程,以配合未來教學需要。

 星藝表演平台 助學生建立自信

羅校長倡導寓玩於教之餘,亦不忘提供平台予學生實踐,「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羅校長說。首屆SHINE 青小星藝就因此而誕生,青小一直非常重視學生展示的機會,而所謂的展示,從不限於表現,更不著眼於獎項,不論是藝術作品與文字創作,還是運動類的技能,過程比結果重要。學生付出的過程都值得為自己感到驕傲,因此聯同"知行善心慈善基金",定於429日假荃灣DPark,舉辦SHINE 青小星藝項目,安排學生在舞台盡展所長,同時透過演出讓學生建立自信,各展示項目中,除了由校內老師訓練,更感恩的是家長願意於學習以外支持子女,鼓勵他們接觸其他課外活動,同時亦邀請了數間有共同理念的幼稚園及小學一同參與。展示表演之餘,校方亦安排其他學生擔任攤位的服務員,學習服務他人,提昇溝通技巧及開拓眼界。

各導師為學生展示才華不遺餘力。
5B陳正行用色士風吹奏Jingle Bell。
1A張依娜的表演舞蹈-Mickey加入了體操元素,非常可愛。

「現在的心態像是摸著石頭過河,但只要走的方向正確,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都總比站在原點更接近幸福,重點是要相信這件事是有可能的,然後可能性才會發生。」羅校長總結說。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 現今社會已經日益接受「求學不是求分數」這句說話,並愈來愈重視學生們的體藝發展,令學界更加看重體藝教育。以救世軍田家炳學校為例,就一直秉持着多元教育的理念,並致力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加上陳志斌校長求學時曾擔任田徑及球類校隊成員,深深明白體育鍛煉對青少年的正面影響,於是在上任以來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各種體育活動,並由去年起一連兩屆帶領學生參加「聯校智能運動STEM大...
    8 day ago
  • 理財不單是生活一部分,有國際性的研究更指出,良好的理財教育可幫助學生建立全球視野,培養負責任的消費習慣和理性決策能力,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加上電子支付的普及化及學生出現過度消費的行為,良好的理財教育已成為小學階段不可或缺的課題。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致力推展「校本跨課程理財教育計劃」,曾榮獲投資者及理財教育獎(教學)―學校組金獎,學校刻意在課堂設計和...
    1 month ago
  • 位於港島天后的樂䔄幼稚園,佔地10,500平方呎,偌大的空間及多樣化的設施,讓孩子擁有全面的學習體驗。學校以活動為基礎和探索式學習的模式,培養孩子8大多元智能和學習技能,歡樂及積極的學習體驗,令學校成為名校搖籃,眾多學生升讀直資及國際名校,深受中產及內地年輕家庭歡迎。
    2 month ago
  • 佛教筏可紀念中學惲福龍校長一直貫切有教無類的教學宗旨,視每位學生都是「潛力股」,從各人生涯規劃的起步點構思,將創意思維視為新一代職場的萬能Key,透過參與由慈善機構仁銷學院策動的「小不點子」創意教育課程,為學界生涯規劃創造新的篇章。課程培養出首批少數族裔學生,並與太子餅店合作推出「Re-imagine 菠蘿包」企劃;由創意、口味構思、烘焙測試、海報設計,至真...
    2 month ago
  •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 (簡稱"青小") 在新學年舉辦開放日,適逢25周年校慶,遂以的「大熊貓」為學習主題;適逢香港熊貓熱潮,透過傳統、傳承、創新的方向,集情境設計、STEAM及價值觀教育等,引入嶄新的工作坊及別開生面的互動環節,如「便便工作坊」,透過仿真熊貓便便,學習如何分辨其年齡和分佈,以及藉著化石,展現熊貓強大的生命力。首度於學校引入...
    3 month ago
  • 數年疫情下來,學子經歷過留家網課的歲月,相聚交流出去走走看看的機會更顯珍貴。連續兩年贏得全港小學校際HIP HOP舞蹈比賽甲級榮譽的東莞工商總會張煌偉小學,在今年六月中抓緊時機成為通關後首團出遊韓國體驗街舞的學校。校長梁偉基認為學習必須要跳出課室,到世界各地遊學有助學生擴闊視野,獲得更多珍貴的生活體驗。
    3 month ago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親子最關注
DR-Max兒童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