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生陷阱】小朋友生疣須正視 醫生:皮膚有粒粒勿輕忽
疣其實很常見,是指由人類乳突病毒 (HPV) 感染所致的表皮不正常角質增生,形成皮膚表層上出現小而粗糙、堅硬的生長物;顏色與正常皮膚相似;可以生長在身體任何皮膚生長,包括手、腳、頸、臉及頭皮。需要正視「疣」的出現,因為疣是傳染性皮膚病,來自人與環境,或是人與人接觸時,接觸到病毒而致。
內外全科醫生鄭清穗醫生表示,近年因為不能外遊,很多家庭都會去staycation,但酒店浴室地板、房間地氈、泳池等若沒有清潔妥當,客人都有機會感染到疣。不過,經接觸而感染到會引致疣的HPV 病毒後,其實不一定會生疣,有的人抵抗力較強,可能免除生疣危機,或即使長出疣後亦能自動痊癒。但抵抗力較弱的人士,便容易發病。

如懷疑小朋友生疣,宜及早讓醫生作診治。市面上治療疣的方法有幾種,例如腐蝕性藥物、冷凍棒、二氧化碳(CO2)激光,醫生會根據疣的情況、病人意願來選擇合適療程,療程未必可以一次清理,每次待傷口癒合後再診斷是否繼續進行下一次治療。

家長也一定要多加留意,教導小孩注意個人衞生:不要共用物品如拖鞋、毛巾或梳;不要咬手指,這樣會導致手上有傷口,讓病毒侵入。爸媽日常亦可多加留意孩子的情況,如發現皮膚有粒粒,而不知道是什麼的話,就要及早求醫和接受治療,避免越發嚴重。

《親子頭條》多元化介面方便家長接收最新育兒資訊 讚好《親子頭條》Facebook 專頁
追蹤《親子頭條》Instagram
-
中秋節到來,難免會多吃一點,若不慎地進食過量,導致損傷脾胃,不能正常消化、吸收,以致飲食內停,消化不良,形成了食滯、甚至食積的情況。除了可以透過減少進食和吃得清淡些來紓緩之外,建議可以服用一些具有消食化積、健脾和胃功效的中藥,例如︰山楂、麥芽、穀芽、雞內金、神曲、陳皮等,以助消食化滯,紓緩腸胃不適。3 day ago
-
秋分,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秋分後開始晝漸短夜漸長,並且開始出現秋意,但暑熱未退盡,夜間有涼意,天氣開始變得乾燥。中醫理論認為秋燥侵犯肺臟,容易引起口乾口渴,咳嗽聲沙,大便乾結,皮膚乾燥搔癢,鼻敏感發作等等問題。7 day ago
-
經常有家長表示,開學仔女最易病,有醫生指開學當人與人及與物件接觸頻繁,患病風險自然增加。而最常見的是上呼吸道傳染病,即是傷風、感冒;另外手足口病、猩紅熱等,都是常見於校園爆發的傳染病。無論是哪種病,都有可能導致小朋友發燒。究竟幾多度才算是發燒?仍是不少家長感到疑惑的問題。16 day ago
-
相信很多家長每天早上都為小朋友上學前吃甚麼早餐而煩惱,早餐預備時間一來要快、要簡單方便,二來要小朋友喜歡吃。當然最重要是含小朋友所需要的營養素!要怎樣滿足家長及小朋友的所有希望呢?現在就由藝人及註冊運動營養學家(英國)歐倩怡分享一下營養早餐小貼士吧!29 day ago
-
是日處暑 (8月23日),雖然天氣還是很熱,但濕度已見降低,燥邪亦增加,爸媽們或許也開始感到有口乾舌燥。此時,中醫建議飲食上應以預防燥熱為主,減少進食煎炸、易上火的食物,並以甘寒食物為主,多喝、多吃滋潤湯水及蔬果,是此時的養生之道。1 month ago
-
每年暑假,都是小朋友最開心放鬆的時間,可以暫時放下書包,盡情玩樂一番。但暑假過後,小朋友就要收拾心情,回到校園。而家長,則可以為小朋友準備合時的強身健體、補腦醒目的湯水,為小朋友的身體打好根基,迎接新學年的新挑戰了!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