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Q&A】做父母成日冇覺好瞓?醫生教認清睡眠窒息症
患有睡眠窒息症的港人有很多,當中坊間會覺得男士會比較多,但原來女士同樣都有機會患有此症,甚至小朋友都有機會,而且睡眠窒息症是一個十分危險的病症,家長都要留意。耳鼻喉專科醫生黃嘉輝醫生為大家解開睡眠窒息症面目。
睡眠窒息症10問10答
1. 睡眠窒息症是一個什麼病?
黃:睡眠窒息症是一種睡眠障礙。患者在睡眠時,多次出現呼吸暫停而窒息導致血液含氧量降低的現象。患者會在窒息後掙扎醒來,斷斷續續的睡眠會接影響患者睡眠質素。患者會因窒息以致長期缺氧,影響心肺功能,增加患上高血壓、中風及心臟病的機會。

2. 睡眠窒息症成因是什麼?
黃:睡眠窒息症可分為阻塞性、中樞性及混合性三大類,成因各有不同。
i. 阻塞性睡眠窒息症
睡眠窒息症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百份之九十的睡眠窒息症患者都屬此類別。成因很多,可由於鼻中隔偏移、鼻甲骨或扁桃腺肥大、嚴重鼻敏感、喉嚨吊鐘或舌頭阻塞氣道等原因所引起。在患者睡眠的時候,喉嚨附近的軟組織鬆弛而阻塞上呼吸道,使呼吸道收窄而造成窒息。
ii. 中樞性睡眠窒息症
腦部的「呼吸中心」因受到患有心臟病、腦部疾病或創傷、中風或先天性疾病等的損害而不能發出呼吸指令,以致正常的呼吸律動不能進行。
iii. 混合性睡眠窒息症
患者同時患有中樞性睡眠窒息症及阻塞性睡眠窒息症。
3. 哪類人士較大機會患上? 男女比重是多少?
黃:此病多發生於40至50歲的中年男性,男性發病的機會約為女性的2至8倍。在香港目前分別有4%男性及2%女性罹患此症。
高危人士包括:男性,肥胖,頸圍較一般人大。患有結構性問題例如:扁桃腺或線樣增殖體過大,鼻中隔彎曲,鼻骨移位,鼻息肉患者,下顎後縮或下顎過小。患有內分泌疾病,例如:甲狀腺功能過低。其他生活習慣例如:酗酒,吸煙,服用鎮定劑,安眠藥。

4. 小朋友有機會患上睡眠窒息症嗎?
黃:兒童亦有機會患上此症,發病率約為1至2%。主要是由於結構性問題,例如扁桃腺或腺樣增殖體過大,亦有可能是大腦問題,例如早產。
5. 睡眠窒息症會遺傳嗎?
黃:一般不會遺傳,不過面型結構例如下顎骨大小,可能和父母有關。
6. 為何標籤肥胖人士大機會患上?身形瘦削的人士少機會患上嗎?以及面型都會有影響嗎?天生「瓜子口面」的人士是否特別易患上?為什麼?
黃:肥胖人士一般喉嚨附近的軟組織比較多,容易造成鬆弛和阻塞。身形瘦削的人士也有機會患上,例如下顎後縮或下顎過小,脷底淋巴組織和扁桃腺過大,也會造成阻塞。
7. 睡眠窒息症自己可以察覺嗎? 如果是獨居,如何察覺?
黃:患者有時候可以聽到自己的鼻鼾聲,也可以從睡眠質素反映,如果第二朝瞓醒覺之後都仍然感到疲倦,甚至頭痛,便可能患有睡眠窒息。
8. 睡眠窒息症有何徵狀?
黃:成年人病徵包括嚴重鼻鼾並間歇性停止,睡醒後感覺疲倦,早晨起來感頭痛,日間渴睡,夜間失眠,不能集中精神,記憶力及認知力衰退,判斷力變差,反應緩慢,焦慮,脾氣暴躁。
兒童可能會引致夜尿,日間較為活躍,學習難以集中。
9. 如何預防睡眠窒息症?
黃:首先要從生活習慣改善,養成良好睡眠習慣,有定時和充足的睡眠。健康飲食和適量運動都有助控制體重,戒除煙酒。
10. 如何醫治睡眠窒息症? 有沒有斷尾方法?
黃:醫生一般會進行多頻道睡眠檢查,透過感應器連接身體相關部位,對患者進行睡眠分析及診斷。若果證實患有睡眠窒息,輕微的可以嘗試採用側睡的睡姿,或者使用牙托,防止舌頭下墜而阻塞呼吸道。最有效的治療是使用正氣壓呼吸機,利用氣壓保持呼吸道暢通。

外科手術一般是針對結構有問題的患者,例如:軟顎及顎垂過長,扁桃腺或線樣增殖體過大,鼻骨移位或鼻息肉患者。

《親子頭條》多元化介面方便家長接收最新育兒資訊 讚好《親子頭條》Facebook 專頁
追蹤《親子頭條》Instagram
登記成為《親子頭條》會員
-
踏入小暑,意味著將要迎來更熱的夏天,我們都少不免進食多了生冷寒涼之品以解暑,但是飲食生冷容易損傷脾胃,造成腸胃不適之餘,又使人疲倦,提不起勁,那麼有甚麼解暑的方法呢?1 day ago
-
許多家長都曾遇到小朋友口腔內突然冒出痱滋,小朋友因疼痛而抗拒進食、煩躁哭鬧,家長們既心疼又焦急。其實痱滋是一種常見發生在口腔軟組織上的疾病,導致口腔黏膜腫脹潰瘍。13 day ago
-
端午節,「端」是指開端的意思, 「午」是指十二地支中屬火,陽氣致極。所以端午是指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間,此時天氣逐漸炎熱,蛇蟲蒼蠅滋生,細菌病毒易於繁殖,食欲下降,濕熱困重。因此端午節以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皮膚病最為多見。1 month ago
-
夏天又係蚊蟲出沒季節!小朋友特別「惹蚊」,隨時被叮至皮膚紅腫。內地有媽媽分享了兒子被蚊咬的慘況,引來一班家長的討論,直指自己的子女都有相同情況。即睇4大防蚊方法,以及中醫建議的解毒食療及止癢推拿方法!2 month ago
-
小朋友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抵抗力較弱,淋雨後容易受風寒濕邪侵襲,引發傷風感冒,因此,春季養生需注重「防風祛濕、健脾扶正」的原則。作為一名中醫師,我將從中醫經典理論出發,結合養生智慧,探討如何預防小朋友淋雨後的傷風感冒,並提供一些春天強身健體的方法,以及推薦一款適合小朋友飲用的保健湯水。2 month ago
-
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通常落在每年陽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歲時百問》裡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 故謂之清明。」清明時節萬物復蘇,是兒童養生的關鍵時期,此時有哪些兒童健康的注意事項?3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