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心理|與子女經常在做功課上有衝突?專家分享實例提供解決方法!

『父母真正能給孩子的,要給孩子的,究竟是什麼?』

「 對於出生於獅子山下的80後, 我總希望通過個人拼搏和努力,踏上我們童年時看到的,或是父輩們期待的生活軌跡。」但如果這一刻有人問我,究竟我們童年時幸福一點還是現在的孩子幸福一點? 我會毫無疑問回答,我們的孩子,將來面臨的環境和競爭,將會遠遠超過我們這一代人的經驗可以理解的範疇。」

也許是出於這個原因, 我一直擔心和擔憂究竟作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我們現在給予孩子的是不是真的能迎合未來所需? 還有,孩子究竟需要學習什麼,才能讓她在未來少一點擔憂,多一點自信?大部份父母,我深信都希望讓孩子擁有快樂童年, 但偏偏又擔心她沒有一技之長,處處比不過人家。總是受批評和挫敗的人生, 又如何擁有長久快樂。

讓孩子從小多學不同技能, 琴棋書畫四書五經,但又怕孩子變成了學習機器,要是三催四請拖延,鬧得孩子抗拒壓力太大,心理不健康就更得不償失了。近年都說人工智能STEAM是未來的大熱門,是不是學這個就行?會不會孩子長大了又流行別的?因此結果常常是: 孩子的真正競爭力沒有養成, 反之親子關係破裂,孩子對學習產生抗拒,家長變得焦慮不安,惡性循環不斷持續發生。

Photo AC圖片

那在漫長的人生中,父母真正能給孩子的,要給孩子的,究竟是什麼?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講一個關於孩子拖延學習的個案。

9歲的男孩小藍, 平日特別不愛做功課,搞得家長既生氣又無奈:獎賞、責罵、批評、鼓勵,無所不用其極;有天晚上,父母心急吼了小藍,結果小藍不僅沒有聽話,反而哭著對喊,哭完也依然發呆坐着,功課原封不動, 爸爸更氣憤地說:「你不做完作業,你不要上床睡覺。」

小藍就這樣在功課桌上睡了一宿,爸爸深夜看著掛著淚珠睡著的小藍,有些懊悔:「我知道, 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我情緒失控了,孩子對學習只會越來越抗拒。」

於是父母在四個月前與我聯絡上, 他們開始轉變思路——

功課只是一個鞏固知識的工具,是讓孩子知道自己吸收上課學習的知識有多深, 作為父母,我們的角色不是催孩子做功課,而是讓孩子明白學習的意義,提升學習的動機,鞏固良好學習的習慣,所以沒有人喜歡被別人責罵, 拖延不做也只因在做功課的過程中遇上困難, 所以父母開始陪小藍一起探索,做功課的困難到底在哪裡。

父母慢慢發現,小藍不喜歡閱讀理解作業, 因為大部分時候對文章中的意思不理解, 經常做錯,更被同學們取笑,於是情緒上一直拖延。於是父母就和小藍開始把焦點放在如何解決問題。

有一天,小藍突然靈光一閃問了媽媽一個問題:「媽媽, 其實文章中那些是重點詞語, 為什麼他們是重點詞語,你能告訴我嗎?」 

媽媽便耐心地告訴了小藍, 日復日的嘗試,從小蘭不明白什麼是重點詞語,慢慢學會自己圈出重點詞語,並告訴媽媽他圈出重點的看法,媽媽運用了正面引導和正面鼓勵。就這樣,小藍不僅提高了做功課的駕馭感和勝任能力,還收穫了解難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勇氣和決心。

最近在街上偶遇了小藍,我問小藍現在做功課怎麼樣, 他堅定地告訴我:「做功課依然好悶和枯燥,但做功課是我的責任,我也有能力把它做好。」小藍的父母也告訴我,相信小藍長大成人後,遇到更多的困難也沒有問題,因為他有信心,知道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 並會找到對的方向和道路。

小藍的轉變讓我有深刻的體會,父母的角色不是一味指責孩子,更不是代替孩子解決問題,而是成為孩子的引導者, 協助孩子培養出自我實現能力。 根據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的研究發現,自我實現是指一個人能在日常環境中充分發揮他的才能和潛能,實現個人理想和抱負,能達致自我實現的人通常有以下特徵:

1. 對生命感到幸福和滿意;

3. 能盡力發揮潛能;

5. 具有創造力;

7. 不易受到焦慮和恐懼的影響;

9. 較容易接受他人的建議。

孩子在未來總會有無數的困難和高山需要跨越, 作為父母的我們更不可能一輩子陪在身邊。 讓孩子找到人生目標和方向, 堅信自己的能力和優點,並鼓勵孩子一步步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 這些貌似虛幻但對人生十分重要的的品格和軟實力,才是一個孩子的核心競爭力。

最後,希望家長不要一味提升孩子的外在能力,更要關注孩子必須穩定的內在自我, 這才能讓孩子知道要往哪裡去,並且在困難來臨的時候,守住自己的心。而這一切, 有賴於父母的自我能力和育兒模式的提升, 鼓勵大家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 這才能成為一個既輕鬆又讓孩子感受愛的一百分家長。

祝福各位我們一起努力!

(以上由辰民爸爸授權分享)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親子最關注
香港優質教育機構巡禮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