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子教養|做功課總是拖拖拉拉?解決拖延3大方法 家長別做錯一件事!
小朋友做功課時總是拖拖拉拉,一時說要去廁所,一時又說肚餓想吃東西,作為家長定必十分頭痛。究竟該如何處理此拖延問題?

找出原因 對症下藥
小朋友提不起興趣來做功課,總是拖拖拉拉的,爸媽們最重要是找出原因。究竟是小朋友對課文並不了解,還是他們根本對功課提不起興趣,沒有學習動機呢?
如果爸媽只是一味責罵,沒有解決根本問題,情況只有愈來愈嚴重,更會影響親子關係。爸媽們應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仔細觀察孩子,了解孩子總是不願意做功課的原因,是因為功課太深,他根本不理解內容?如果是這個問題,爸媽應嘗試作出指導。
解決拖延3大方法
1. 讓子女自行選擇做功課的時間及地點
協助小朋友訂下做功課的工作程序。放學後馬上做,還是先休息30分鐘再做?在房間做,還是在客廳做?當一齊定下來之後,爸媽們每日只需簡單提醒子女一下就好。如果他們最後仍是忘了做功課,那就只能讓他面對被老師教訓的後果了,而爸媽就別一味責罵,亦不需不停提醒他。
2. 避免獎罰制度
為求得到獎賞或避免責罰而去做功課,往往會造成其他問題。做功課是學習過程中必然有的一部分,故爸媽們別讓小朋友加上額外的情緒或想法。
3. 別插手太多
別過份插手子女做功課,最理想是當小孩子請你幫忙時才幫一下,而且協助時亦戒急燥,畫量鼓勵他們。如果小朋友經常要求協助,那就可能是他們習慣了依賴你,此時必須讓小朋友戒斷這個習慣。但如果發現是小朋友在學習上有困難或問題,就最好跟老師溝通一下。
其實小朋友在功課上遇到問題,最需要爸媽用心去了解小朋友到底出現什麼問題,只要了解問題的所在,自然找到方法解決。
-
在現今的社會中,孩子面對困難時往往依賴家長的幫助,這種現象導致他們長大時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在遇到挑戰時選擇退縮或逃避。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家長可以通過多角度的方式,幫助孩子提升創造力和解難能力。以下幾點建議,將為家長提供實用的指引。7 day ago
-
在一次宴會上,我目睹了兩位長輩對讚賞小朋友的忌諱。 當晚,一對公公和孫仔及一對婆婆和孫女坐在我旁邊,當公公與婆婆打招呼後,忍不住大讚她的孫女眼睛圓大,樣貌標緻,孫女聽到公公的讚美當然開心,並禮貌地回謝對方;但婆婆的反應甚大,即時向公公說:「小朋友唔可以讚,會讚壞㗎!」11 day ago
-
上期治療師團隊分享如何以假想遊戲讓幼兒多接觸,以至慢慢接受新食材。今期治療師再分享兩大原則助家長改善幼兒偏食問題︰13 day ago
-
家長們,小朋友出現不當行為時,你會怎樣應對?如果採用不當的處理方法,可能會適得其反;而運用「撤去享受」的管教技巧,有助小朋友明白不當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從而減少出現不當行為的機會。以下是家長們的分享供各位參考。25 day ago
-
最近有家長問孩子經常情緒起伏,一聽到哭聲已經心煩,都不知如何處理⋯⋯如果你有這疑問,希望這篇文章幫到你。1 month ago
-
小朋友用死記硬背的方法能夠更加「入腦」?不想小朋友「左腦入,右腦出」,其實都有很多簡單和親子娛樂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小朋友提升記憶力!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