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聞|教育局公布小學科學科課程指引 建議小一小二不設考試 平時分佔100%

小學常識科將於9月起拆分為「人文科」和「科學科」,教育局昨日(23日)公布《科學(小一至小六)課程指引》,詳細闡述課程架構、課程規劃及評估等內容,同時提供示例供學校參考。《指引》亦建議學校採用多元化的評估方式,「不應過分依賴紙筆考試」,列明小一至小二不設考試,100%以「平時分」評核學生表現。

教育局昨日(23日)公布《科學(小一至小六)課程指引》。(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重視培養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

教育局昨日(23日)公布《科學(小一至小六)課程指引》,在評估章節指出,小學科學課程重視培養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傳統的紙筆考試模式較為著重考核學生的知識,建議把「進展性評估」融入為課堂教學或家課的一部分,教師毋須抽取一個特定的時段進行,亦不需要求學生事先進行複習。

建議小一小二不設考試 小五小六考試比重佔8成

《指引》建議小一至小二不設考試,100%以「平時分」評核學生表現;小三至小四考試比重應佔40-60%;小五至小六考試比重則佔80%,平時分不多於20%。學校可因應校情和學生的能力,訂定「平時分」的計算準則。《指引》列舉試行科學科的小學為例,「平時分」評估項目可包括,科學日誌、科學探究活動及日常學習表現,又或是實作活動、STEAM學習活動及專題式學習等。

《科學(小一至小六)課程指引》對各級考試比重建議。(圖片來源︰教育局《指引》截圖)

課業設計宜多元化 非抄寫和背誦的操練

《指引》亦列出「課業設計」的原則,包括應具趣味性,重視對科學概念的理解和應用,能加強學生的科學思維、解難能力和創意,「而非流於抄寫和背誦事實資料的機械式操練」。同時類型課業宜多元化,照顧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的學習需要。

《指引》內的課業設計示例。(圖片來源︰教育局《指引》截圖)

建議教師善用GenAI並做好把關

另外,《指引》指出善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資源,教師在使用GenAI輔助教學時,須扮演引導與把關角色,包括審核GenAI內容的準確性,避免學生接觸錯誤或帶有偏見的資料。同時防止學生過度依賴GenAI,例如盲目複製GenAI自動生成的內容,取代思考、理解和構建知識的過程。教師應讓學生理解,GenAI只是輔助學習工具之一,而非答案提供者。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親子最關注
DR-Max兒童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