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前,我透過電話解答了一些家長關於管教孩子的疑難雜症,當中有些家長都面對相同的難處,值得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陳太的兩歲半兒子,經常跟她說一些無聊的說話。如果陳太不回應他,兒子便會變本加厲,做出一些古怪的行為,例如:在媽媽面前扮鬼臉、大叫、扯媽媽的頭髮、騷擾媽媽做家務等,令陳太感到非常困擾。
另一位家長余太同樣面對類似的問題,每當她集中火力照顧三個月...
4 year ago
-
莘莘學子準備進入考試季節,相信各位父母也開始陪同子女進入「作戰」狀態。當父母知道孩子的考試表現未如理想時,不知父母會如何與孩子作回顧呢? 情境例子:孩子本身對數學不太感興趣,平時沒有花時間溫習,上次的測驗分數不合格。你的想法偏向以下哪一項? 想法一:這是因為孩子在數學方面沒有天分。>>>固定型思維 想法二:這是因為孩子沒有好好溫習。>>>成長型思維...4 year ago
-
上文探討了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益處。Dr. Carol Dweck的研究發現,成長型思維模式顯然是可以透過教育塑造出來的。各位父母可以參考以下三點,培養子女建立成長型思維: 1. 讚賞努力,重視過程 稱讚孩子的天賦與能力如「你真係好叻!好聰明!」對培養成長型思維沒有幫助。反之,稱讚孩子的努力付出、堅持不懈、勇於嘗試等態度,能夠培養孩子樂於...4 year ago
-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學生及教師對網上學習早已適應,原來很多家長仍對此新常態感到吃力。有三孩之母的媽媽在疫情期間在家「困獸鬥」,家中也變補習社,於是她報名參加正面管教活動,不但改善了親子關係,而且自己也有餘閒畫畫。 香港救助兒童會在今年3月進行網上調查,75%的受訪家長表示疫情期間,因子女網上學習而感到壓力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情況更甚,近89%表示感...4 year ago

你的說話就是孩子的內在對話
家長花光心血提供最好的教育給孩子,為的都是希望孩子的人生路易走一點,將來有份好職業及收入穩定,自給自足已於願足矣,可是在過程中,家長有時會迷失,以為眼前孩子的表現便是全部,尤其是人手不足或時間趕急時,會說了些事後可能會後悔的話:
「你又在慢條斯理的幹什麼呀?」(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我是一個做事很慢的人)
「很多同班同學都能...
4 year ago
-
近年常常聽到年長一輩評論現今的年輕人沒有責任心,答應的事沒有下文、沒有好好完成事情等。於是,很多家長認為培育孩子「責任感」是非常重要。 當我們要探討如何培育孩子「責任心」前,家長必須先釐定責任的「界線」。有些家長會認為一個「好父母」便要讓孩子開心地成長,避免他們經歷痛苦,因而所有大小事務都希望替孩子包辦。有些家長覺得孩子辛苦而心痛,於孩子還沒有表達需要...4 year ago
-
爸爸媽媽是否正在為小朋友挑選合適的英語課程,希望趕緊在暑假前夕,為他們升班作最佳準備?D Mind Education 特別推出Ruth Miskin – RWI 英語課程「家長體驗班」,跟爸媽分享如何幫助小朋友打好拼音基礎,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 內容: • RWI 拼音技巧如何幫助小朋友開拓無限字庫 • 課程如何同步提升小朋友的聽、說...4 year ago
-
升上小學,對父母和小朋友來說都是一個大挑戰。D Mind Education 特別推出Comprehension & Writing 英語課程「家長體驗班」,跟家長分享如何幫助小朋友提升英語讀、寫能力,輕鬆迎接小學課程的挑戰! 內容: • 課程如何讓小朋友的英語讀、寫能力同步提升 • 課程怎樣幫助小朋友擴充詞彙和加強文法知識 • 應試...4 year ago

全球最快樂的國家斐濟,當地人知足常樂,小朋友學習愉快。本地兒童教材出版商DR-Max Limited推出全方位愉快自學教材和讀物,與斐濟快樂文化如出一轍 ,希望小朋友愉快學習,擁有快樂童年。
“Bula!(斐濟語:你好)”,一聲簡單問候,便可充份感受斐濟人由心而發的快樂和滿足。
斐濟,南太平洋國家,由330個島嶼組成。很多人對這國家的印象...
4 year ago
-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去年公布的數據發現,每54名兒童中就有一名患有自閉症,相較以往顯示每59名兒童有一名患有自閉症的數據,有上升跡象。適逢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我們訪問到兒童及特殊教育/行為治療的行為分析師,向大家分享疫下教養自閉症兒童的建議。 社會對於自閉症的認知片面,不少自閉症兒童在成長中都經歷過歧視或誤解,甚或育有自閉症兒童...4 year ago
-
家長想幼兒自律,要耐心講解不自律的後果和影響;當幼兒做到自律好行為,家長便要多讚賞以作鼓勵呀! 想知多些當中竅門立即看看影片。4 year ago
-
家長總是擔心子女的學業成績,而每日的功課作業更是追得家長及小朋友都喘不過氣來……有些小朋友格外不願意做功課,家長軟硬兼施也沒太大效果,教育心理學家在評估後道出背後原因。 二年級的文仔生於一個破碎的家庭,自小由爺爺和嫲嫲照顧。爺爺嫲嫲疼愛文仔,起居飲食方面照顧得不錯。可是,爺爺嫲嫲的教育水平較低,不會認字和寫字,所以在學習上未能支援文仔。 文仔在家裡和...4 yea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