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科技創意小學(下稱普小)提供優質的教學、多元化的活動以及關愛的學習環境予學生,校長陶群眷女士認為學生是學校辦學的中心點,重視品德教育,培訓 STEM 人才,讓孩子能夠盡顯自己的潛能。
1 year ago
-
2024年2月1日(星期四),梨木樹天主教小學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中華文化日活動,主題為「六藝共融滙古今」。這個活動旨在結合教育局的《小學課程指引》(試行版),通過價值觀教育、加強國民身份認同和STEAM教育,激發學生對中文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當天,學校各處都被應節的燈籠和裝飾點綴着,學生們穿著傳統中國華服,貼上新年紋身貼紙,品嚐著中國傳統小食,整個校園都洋溢...1 year ago
-
嗇色園主辦可銘學校為了全面地把先祖承傳下來的智慧教授下一代,發揮「全人教育」的真諦,舉辦以閱讀為核心,推廣中華傳統文化的專題活動日。活動分為初小(中國神話和傳說)、中小(雲遊長城)及高小(中醫藥與生活)三個不同的中化主題,加入多元化體驗,加強學習效果。1 year ago
-
隨着Chat GPT問世,人工智能(AI)已進化到比專家還要「才高八斗」。AI改變人類生活和工作方式,人們不禁憂慮未來AI是否會取代人類?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主人翁,未來勢必與人工智能打交道,成為AI世代。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學子們應如何應對?1 year ago

想了解中華文化、認識中國歷史,相信更立體的方法莫過於讓學生親身接觸歷史文物,揭開文物背後的故事。上星期,九龍東地區名校—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便把STEM Room化身成一個充滿文化藝術氣息的小小文物館。
1 year ago
-
圓玄學院妙法寺內明陳呂重德紀念中學於去年12月中舉辦甘肅省敦煌之旅,期間學生遇上6.2級地震,天災降臨令學生深深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更珍惜生命。「學生在敦煌之旅建立對國家認識,突發地震事件增加他們對人的同理心,這些單靠講述,學生是不會明白的。」彭家強校長總結是次敦煌之旅的經驗及成果,林嘉威助理校長亦期望學生有更多機會到國家不同地方,擴闊眼界。1 year ago
-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二小學圖書館歷年來致力營造校內閲讀文化,重視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成為「愛閱讀,愛分享」的孩子。學校特設中英文圖書館,持續舉辦各種精彩有趣的閲讀活動。為進一步帶領小一新生投入閲讀氣氛,全二圖書館與生命培育組舉辦「童話世界總動員」活動,利用一系列的繪本故事,帶領「小一小跳豆」化身成童話故事人物,一同漫遊童話世界。1 year ago
-
救人一命,真的一秒也不能拖!黃金救人時間往往只有數分鐘,然而急救知識在本港並不普及;若然能有更多市民大眾裝備自己,學習急救技能,定能有更多生命獲得拯救。有見及此,東莞劉百樂中學早於3年前疫情期間,已開始在校內推動心肺復甦急救訓練。校方希望透過訓練,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急救知識和技巧,遇到緊急情況下有信心挺身而出、擔起責任,為身邊的人帶來多一份保障。1 year ago

位於深水埗的佛教曾果成中英文幼稚園,課程按照幼兒的興趣、能力、需要及發展而設計,培養學生勇於創新,懂得欣賞及感恩,並採用繪本故事教學法,發展「啟發潛能」課程,推行社交情智教育課程,讓幼兒全面發展。
1 year ago
-
每年考驗家長小孩的種植能力,「一人一花」又開始,康文署11月初將陸續派送花苗到學校,今年種的是萬壽菊﹗以下5大種植要訣,爸媽們要快快記低啦!1 year ago
-
位於黃大仙的佛教傅康幼稚園,創校至今逾34年,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幼兒品德的發展,以營造「正向」校園的環境和氣氛為目標,從課程規劃、語言學習、推廣閱讀、身心靈發展及專業師資全方位配合,讓幼兒從遊戲中愉快學習,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及信心,建立關愛和感恩的正向關係。1 year ago
-
一提到伊頓公學,這所培養了20位英國首相及威廉王子的英國私立寄宿學校,許多人都直覺地聯想到「高門檻」,認為只有英國皇室和貴族才能企及。但入讀伊頓公學是否真如眾人所說,難如登天呢?今天,我就來和大家一探究竟,揭開這所著名學府的神秘面紗!1 yea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