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動不如行動】全職媽媽可發展事業 專家教3步輕鬆開網店
母親絕對是最偉大的身分。不少女生當媽前各具個性、擁有理想職業,孩子出生後為了給予他最好的一切,毅然放棄事業當起全職媽媽,日以繼夜照顧孩子和打理家中大小事務,失去喘息的 Me time,經濟亦不再獨立。
有沒有想詔如何當全職媽媽的同時繼續發展個人興趣?很多媽媽都「身懷絕技」,精通廚藝、手工藝、種植、針織,更是時尚穿搭達人;何不嘗試重新規劃自己的時間,甚至開設網店,將興趣變為副業,既能擁有經濟自主又能陪伴子女成長?

開設網店並非 IT 人的專利,事實上只需簡單3步就能迅速開始售賣產品。SHOPLINE 香港區總經理高忠超就為各位想開網店的媽媽講解3招。
1. 從你最熟悉的商品開始
對於想創業的媽媽,第一個問題肯定是:到底要賣什麼?創業路上時間、資源和精力都有限,不妨先從個人專長或興趣發展。相比實體商店,經營網店的門檻較低,加上疫情推動商戶紛紛數碼轉型。根據 SHOPLINE《2022 香港開店白皮書》, 平台商戶在 2021 年全年顧客觸及總量達 264 萬人,達全港人口三分之一,反映電商市場充滿潛力。不過市場愈大,競爭愈大,要成功突圍而出,必先做足功課,充分了解競爭對手和市場需求,才能創造品牌的獨特性,保持競爭力!
建議店主先從小眾市場做起,特別是在你的興趣或專業領域內,先找一兩件你比同行更為熟悉和具優勢的商品,再透過不同途徑推廣品牌獨特性,建立穩定客戶群並增加轉換。「下午茶媽媽」便是成功的例子。店主起初只是在Facebook分享育兒經驗和「膽粗粗」推介兒童書籍,意外獲得很大迴響。店主發現育兒產品的市場需求及商機後,隨即鎖定 0-4 歲育兒好物作為店內的核心商品,透過與女兒的親身遊戲體驗來介紹產品,由一開始的一個星期賣出 10 本,到 3 個月賣出 1 萬本,在媽媽群組大受歡迎!

2. 一站式開店平台幫到手
開網店除了要考慮售賣的商品,還要留意營運、貨存、物流甚至網絡首付款等問題。全職媽媽每天只能趁孩子上學和晚上睡覺後的時間處理網店事務,擔心營運營銷都需投放大量時間和精力。所以一個一站式開店平台便成為了好幫手,有些開店平台每月數百元月費,就能使用平台上各種預設開店工具輕鬆開店。
營運網店並非一項繁複艱鉅的工作,新手起步方案提供多元化的主題版型,店主只須上載產品相片,在電腦上用滑鼠一拖一拉,就能像砌積木一樣簡單完成桌面版和手機版網頁編輯,迅速開始售賣產品。
方案具備一切網店基本功能,如商品庫存管理、支付平台及物流串接、全方位社交媒體整合等,亦提供線上真人客服為媽媽及時解決開店難題。很多開店平台都會定期在網誌分享生意經營策略、最新市場變化及網購趨勢,媽媽即使需要留在家中照顧小孩都能隨時學習網店營運技巧和實用營銷知識,新手開店無難度!
3. 善用社交媒體宣傳品牌
創業成功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很多媽媽都會擔心如何令消費者認識品牌,以吸引更多生意。Data Reportal 發表的「Digital 2022 : Hong Kong」指出,香港網絡用戶數量佔人口總數93%,當中更近 95% 是社交媒體使用者。69.4% 網絡用戶是透過社交平台去認識品牌及了解品牌產品,媽媽可善用社交媒體增加品牌曝光,例如分享產品使用教學、解釋產品成分、品牌背景等資訊貼文,增加潛在顧客對品牌和產品的信心,刺激消費意欲。
疫情間接帶動全球的直播銷售服務增長,最新《白皮書》數據亦顯示去年商戶的直播訂單量飆升 14 倍,直播是有效的宣傳渠道助觀眾輕鬆了解功能特色。若品牌是以兒童市場為主,相比單純推銷產品有多好、有多「抵買」, 商戶直播舉辦一場媽媽交流大會,與觀眾分享「湊仔經」,更能讓觀眾感受品牌人性化的一面,同時了解消費者需要。

回歸基本,大家記得在網頁清楚列出聯絡方式,亦要及時並禮貌地回應客戶查詢,貼心的顧客服務亦能有效建立顧客對品牌的印象和信任。
創業這個詞彙聽上去很遙遠,實際上開始的方法卻很簡單,市面亦有不同渠道幫大家輕鬆建立符合品牌形象又美觀的網店。心動不如行動,做足功課便立即「開舖」吧,或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親子頭條》多元化介面方便家長接收最新育兒資訊 讚好《親子頭條》Facebook 專頁
追蹤《親子頭條》Instagram
登記成為《親子頭條》會員
-
前港姐朱慧敏(Queenie)與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良貴2021年結婚後,2023年誕下女兒SheRa,2025年2月底亦宣布兒子(Aten)出生,三年抱兩,一家四口幸福滿滿。早前朱慧敏與老公帶同SheRa前往「兒童書展」參與「超級BB爬行及搬公仔大賽」,賽後接受專訪,分享兒子出生點滴,大談湊仔經。1 month ago
-
在香港這座高速運轉的都市,家長的日常離不開「趕」——趕接送、趕補習、趕盯功課。當壓力化作深夜的疲憊,當衝突取代親密對話,誰來承接那些無聲崩潰的瞬間?北角扶輪社與鄰舍輔導會合推的「鄰舍。家。您Listen Goal!」計劃,以92對親子的真實轉變,見證親子從緊繃到對話的轉變。兩位母親的分享揭示:當家長學會暫停喘息,孩子的笑容便是最好的回饋;而朗志偉博士一語道破...2 month ago
-
因劇集《反起跑線聯盟》獲廣大家長認識的導演劉偉恒是二女之父,近日劉導與太太及兩個囡囡一起前往柬埔寨體驗及探訪。兩個寶貝女第一次離開大城市舒適區,父母本來都有擔心,但原來她們比預期中適應力強,劉導作為父親也別有一番體會。4 month ago
-
現代社會急速變化,我們應如何幫助小朋友做好準備,讓他們有能力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操練式學習仍會是主流教育理念嗎?AI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與學中又扮演甚麼角色?就讓德萃幼小中學校發展總監、德萃小學部總校長 朱子穎(朱校長)與大家分享他的看法,讓師長們了解如何以更合適的方法與孩子同行,幫助下一代成功與未來世界接軌!5 month ago
-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麥龍兒醫生對於肝臟研究不遺餘力,希望實現世界衛生組織在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標,同時更望香港能做到「世代無肝炎」。對於獲選傑青,麥醫生藉自身經歷勉勵年輕人,即使沒有華麗起跑線,憑藉熱誠付出努力,終會有所收獲!8 month ago
-
由香港肝壽基金推出的「肝炎檢測快車」將首度進駐「兒童動漫卡通嘉年華」,並座落「身心靈療癒區」。《親子頭條》藉此機會訪問了肝臟權威竺兆豪教授、香港肝壽基金主席羅詠逑女士及肝臟移植康復者Anson,向大眾親述「保肝」、「護肝」、「及早知」和「及早醫」的重要訊息。9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