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露|中醫推介3款湯水及粥品 有助養陰防燥、潤肺益胃
今天 (8日) 是寒露節氣的開始。「寒」就是寒冷,「露」就是露水,古代通常用「露」來表達天氣轉涼變冷之意。所謂寒露,意思是說天氣變冷,地面上的露水快要凝結成霜了,有「寒露寒露,遍地冷露」的俗語。自寒露時節起, 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氣候由熱轉寒。在自然界中,隨著寒氣的增長,萬物逐漸蕭落,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而燥邪傷肺,寒邪亦傷肺,此階段是呼吸疾病與皮膚疾病的高發期。因此,「寒露」節氣重在養肺,做好肺系的養護,則呼吸疾病、皮膚病、便秘等病可防。

養生要點在於:外禦風寒、內防秋燥。
寒露時節,養生最主要的是預防「涼燥」,從養陰防燥、潤肺益胃方面入手。在飲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百合、沙參等具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水果有梨、提子、荸薺、香蕉等。蔬菜有胡蘿蔔、冬瓜、蓮藕、銀耳等,以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等。
寒露時節提醒秋天氣溫漸漸變涼,而胃腸道對於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護不當就會引發胃腸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嚴重。因此,寒露以後的養生特別要注意養護好自己的胃部。首先要注意保暖,入秋以後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間睡覺要注意蓋好棉被。
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藥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同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注意補充水分。
推薦食譜:

01 紅棗蓮子銀杏粥
材料:百合30克、紅棗20枚、蓮子20克、銀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蓮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紅棗、銀杏、粳米煮沸後,改用小火煮至粥稠時加入冰糖稍燉即可食用。

02 山藥蓮子百合粥
材料:山藥20克、蓮子15克、百合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山藥去皮切塊,蓮子、百合洗淨,粳米淘洗,一起煮爛即可食用。

03 川貝雪梨湯
材料:梨1個、川貝10g
做法:把雪梨內核掏空,加入冰糖、川貝,隔水蒸半小時即可。
(文章由康河中醫診所 註冊中醫師蔡卓航分享)
-
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通常落在每年陽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歲時百問》裡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 故謂之清明。」清明時節萬物復蘇,是兒童養生的關鍵時期,此時有哪些兒童健康的注意事項?20 day ago
-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是春天的中分點。它正好是一年當中晝夜等長的日子,從中醫角度來看,春分是人體陰陽平衡的重要節氣,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因此人們保健養生也應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春分節氣多風、寒、濕邪,陽虛質、氣虛質、陰虛質患者在春分節氣轉化時有諸多不適症狀,尤其伴有風濕性疾病、腰腿痛、慢性呼吸系統等疾病的患者,春分養生尤其重要。1 month ago
-
許多家長在管教孩子時,可能會不自覺地使用恐嚇或威脅,例如通過威脅、瞪眼、大喊、大叫,甚至打孩子等方式,希望孩子能快速服從並改正行為。雖然這種方式看似能立即見效,但長期下來可能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讓他們在恐懼中成長情感被壓抑,甚至破壞親子關係。1 month ago
-
認真覺得,很多舊時代的「育兒經」,其實是在誤人子弟,像以下這3個,真的該被徹底淘汰: 小時候胖不是胖?錯!胖就是胖!1 month ago
-
小孩腸胃炎一直拉肚子,有人說魚肉蛋不能吃,只能吃粥?這是不對的,剩拉肚子症狀了還只能吃粥?都2025了,觀念快改一改吧!2 month ago
-
孩子的身高是不少父母近年來頗爲關注的一環。在中醫學的角度而言,有先天和後天的因素影響著孩子身高。如結合食材及中藥材,也可成爲增高湯水,讓家長們作爲孩子的增高飲食參考。2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