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敏兒|雨僑分享高敏兒N班開學3大貼士 3週成功令女兒適應分離
早前,雨僑分享了幫助高敏兒(Highly Sensitive Child)適應N班開學的3大錦囊。近日,她再次以過來人身分分享大女Harper(哈啤)由抗拒回校到連放假都嚷着要上學的心路歷程。
女兒抗拒返N班:第7、8日最嚴峻!
雨僑表示,N班開學第7天,Harper仍未適應課堂生活,亦是最抗拒上學的時期。當時女兒擾攘至快要遲到仍痛哭着「我唔要呀⋯我唔要上去呀⋯」,甚至會跑到天橋另一端拉著商場門不放。雨僑指,當時就算「懷孕三個月的我任她拳打腳踢也終於要狠下心緊抱著她去按學校門鈴,之後便由得老師抱進去,她用盡全力拉著我的小手也被拉開,門緊緊關上,在外面也清楚聽到那撕心裂肺的哭聲。」
她續指,當時她一度懷疑女兒「是否真的還未適合上課?畢竟今天才正式兩歲,是我太急進了嗎?」
不過雨僑亦稱,這種情況並不會維持太久,到了第三週,Harper已經適應了上課的日子,並會主動踏入校門,甚至假期亦嚷着要上學。

雨僑分享高敏兒開學3大心得
1. 校園照片影片做心理建設
雨僑表示,在N班開學前的家長會時,她會留意校園環境,盡量找一些自己小朋友會喜歡的亮點並拍下影片或照片。在第一次到校前,告訴孩子媽媽到了一個有趣的地方,並在適應日一起treasure hunt,尋找照片中的物件。
她稱,「到訪前的心理建設有助高敏兒更容易進入一個新環境,當然再多的心理建設也有可能失敗,但我們還是得努力嘗試。」
2. 準確拿捏到校時間
雨僑又指,要幫助高敏兒適應上學,連到校的時間亦有講究。她解釋指,高敏兒待在嘈吵悶熱的地方,或者看到其他同學及家長已安坐在教室的場景都會牽動他們的敏感神經。故此,開學首幾天的到校時間要準確,「最好剛剛跟著龍尾一直走」,不要給他們思考當下場景的機會。

3. 嘗試分離
Harper在N班前亦有上playgroup,當時的分離經歷令雨僑對女兒的同班同學十分抱歉,因為好像破壞了他們一周一小時的上課時間。不過在學校又是另外一個場景,「幾百個學童大部份都是第一次跟父母分離,哭聲此起彼落不分你我,教職員們見慣大場面」,足以應付小朋友的分離焦慮。她亦指,在「班房門口任何的拉扯只會令她更痛苦,所以眼尾餘光看到她連人帶書包哭到趴在地上了,我也只好轉身走。」
「我堅持除了上學以外的時間就是完全的陪伴,到了學校該轉身便轉身(這份信心也來自班主任告知她在學校哭鬧的時間越來越短),到了第三週,她突然說一句bye bye就自己背着書包走進去了。隨後一年,連放假的日子也嚷着要上學。」

對於Harper的轉變,雨僑坦言沒有成功秘訣,亦不敢斷言這些方法適用於所有高敏兒。「只能說從我的故事中你會看到高敏兒家長的確要把細節都掌握好,用愛浸沒他上學以外的時間,分離的一刻按耐自己的情緒放手,然後,就只有等他在學校開始找到依靠、創造自己的世界。爸爸媽媽們,加油 Go Go Go!」
-
暑假來臨,小朋友在家中又新增一個學英文的好渠道!NASA(美國太空總署)於6月尾宣布與串流平台Netflix合作,由今年夏季起,觀眾可在Netflix觀看NASA+頻道直播節目。對太空及科學知識有興趣的大人小朋友打開電視,就可觀看太空日常,增廣見聞!11 hour ago
-
教育局公布本年度中一派位結果,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獲派首三個志願學校的學生人數合計,整體滿意率為95%;獲派首志願學校滿意率為85%,透過統一派位階段獲派學位的學生當中,91%的學生獲派首三個志願學校,74%的學生獲派首志願學校。升學專家梁永樂及福建中學(小西灣)梁健文校長對兩類學生提供叩門策略。1 day ago
-
從小培養孩子的價值觀,是塑造他們品格與未來的基石。通過故事、閱讀與文化薰陶,孩子能在成長過程中學會尊重、感恩與勇氣,為人生奠定正向基礎。5 day ago
-
法國哲學家笛卡兒說過“It is not enough to have a good mind. The main thing is to use it well.”人如果空有頭腦和才學而忽略品德,可能會誤入歧途。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先生(田叔叔)一直心繫幼兒英語教育,卻更加重視小朋友的品格教育,希望培養小朋友從學英文的同時,傳遞正面價值觀。5 day ago
-
小學常識科將於9月起拆分為「人文科」和「科學科」,教育局繼早前公布《科學(小一至小六)課程指引》,昨日亦更新《小學人文科課程指引》,詳列課程架構、規劃及評估等內容,同時提供示例供學校參考。《指引》提及人文科大部分內容建基於常識科課程,根據原有範疇重整及按需要作增潤 ,其中包括加強國民教育,增潤中華文化、國家歷史、地理及發展元素,建立國民身份認同,以落實愛國主...13 day ago
-
電騙入侵校園!近日香港多間學校包括中、小學發通告,指有家長誤墮偽冒教師騙案,並損失金錢,值得各位家長留意!13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