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網絡
臨床心理學家黃曉紅指,曾經遇過一些個案,孩子就連在街上遇到自己的同學,也害羞得要馬迴避,渾身不自在。
黃曉紅表示,如果孩子經常有這些表現,反映他們內心有許多焦慮和不安。爸媽得小心留意。
有些家長管教十分嚴厲,一定要強迫孩子跟別人打招呼,如果孩子不照做,父母便重重責備,這樣只會令原本已有不安感的孩子更感焦慮。
「小朋友在3歲左右,...
9 year ago
-
筆者有一位朋友,他是兩子之父,他跟我分享跟兩名仔仔的相處小故事。大兒子一出世不足磅,瘦瘦的他從少便很「扭計」,經常哭、不肯睡、不肯吃。 大兒子剛出生不久,朋友便轉新工,在工作上除了忙碌還得適應新生活。偏偏孩子又這麼難帶,那時候真的令他苦惱不已。 最辛苦的階段終於過去了,當大兒子升讀幼稚園後,他跟太太便決定再生育。小兒子在第二年便出世了。 也許因...9 year ago
-
對於家庭主婦而言,日常生活中選擇使用哪種食油,當中也有不少注意的地方。 市面上的食油選擇多的是,到底該如何選擇?哪種食油相對較健康呢?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所有植物油都不含膽固醇,但部分植物油如椰子油和棕櫚油含高飽和脂肪,過量進食同樣會提升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影響心血管健康,因此不宜多吃。 所以,其他植物油如芥花籽油、花生油、粟米油等,屬較佳選擇...9 year ago
-
現代的小孩,有時回答的說話會令人錯愕,就像近日網絡流傳,有老師問學生對最近多宗自殺的看法,女生竟帶著天真的笑容說,覺得少了一個競爭對手,這答案真夠嚇人。又例如有學生做錯事時,很快說了「對不起」,但當要求善後時,學生居然不爽地問:「我都已經講咗對唔住啦!你仲想點啫!」是不是似曾相識? 其實回想起來,有時在街上看到小孩做錯事,父母立即破口大罵並...9 year ago

調查結果顯示,在大眾運輸工具、餐廳、公園等場所最容易讓爸媽遇到不愉快的經驗,當孩子稍微吵鬧就受到旁人指責或白眼,特別讓爸媽難過。今次調查的主題是「哪些行為、態度或設施曾讓你覺得對親子家庭不友善?」,結果在2,237票中,最多人選的是「孩子哭鬧或講話稍微大聲時,旁人露出嫌惡的表情,或斥責爸媽」,獲得352票(15.2%);位居第二與第三的選項分別為3...
9 year ago
-
臨床心理學家黃曉紅表示,爸媽不妨多攬攬孩子,因為多攬抱孩子,可以讓小朋友感覺安全,讓孩子在安全的氛圍下成長。 圖片:網絡 黃曉紅又提醒,多給孩子攬攬,可以經常進行,並且是不附帶條件的,並不是要孩子讀書成績好,又或者因為做對了甚麼,才給他攬攬。 而是隨時都可進行,讓父母感受得到爸媽給他們那種無條件的愛。 臨床心理學家黃曉紅。(圖片:...9 year ago
-
孩子在兩、三歲時,並未能理解「等一會」的意思。他們除了不知時間為何物外,也不知道「一會」是多久。聽到這樣一句滿是問號的話,想要他們不發脾氣也難了!對這類抽象的概念,大人應該使用較具體的說話來表達,例如「先⋯⋯,再⋯⋯」、「做完⋯⋯之後就做⋯⋯」,孩子就能預計要等多久了。 以下是一些能教導孩子等待的遊戲: 1. Beep beep beep 利...9 year ago
-
這是個現實的問題,相信大家也聽過不少爸媽嘆謂,我也不想給孩子補習、學彈琴、跳舞、溜冰、小提琴……但別的孩子都這樣,難道我家的孩子不跟著一起跑嗎? 我們的社會的而且確如此殘酷,迫得孩子甚麼童真和快樂都仿佛消失了。誠然,筆者相信世上總有能力超卓的孩子,年紀輕輕的他們,你要他學習十八般武藝,他學足十九種也可應付自如,並且自得其樂。 但我們得明白,...9 year ago

圖片:網絡
香港人習慣以權威教育子女,事無大小都慣於以一些威逼性的句子跟子女說話。最常聽到的一定是「你再不吃飯媽媽就生氣了!」和「你再不回家媽媽就不理你了!」,目的就是要孩子意識到家長生氣了就會乖乖聽話,其實這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心理研究指出家長對六歲以下的孩子經常生氣會令孩子形成消極的負面人格,產生自卑及內向的心理,長久下去就會...
9 year ago
-
過量糖份對孩子的影響: 1. 情緒不穩 太多糖份或甜品,除了影響孩子吃正餐外,亦會因代謝問題,影響中樞神經的活動,會讓孩子煩燥、不能集中精神、情緒不穩、哭鬧和發脾氣。 2. 影響視力 孩子攝取太多糖份,有機會影響體液的滲透壓,令眼球內的晶狀體變影,長期如此便會形成近視。 3. 影響腦部成長 孩子偏吃甜的東西,便少吸收了其他營養,太嚴重的...9 year ago
-
有些父母或會用孩子喜歡的食物或零食來奬勵孩子,但零食多吃無益,其實除了零食,也有其他更佳的選擇,不妨考慮利用下列和食物無關的方法作獎賞: 1.在全班面前說一些鼓勵的說話,或點名稱讚,例如「做得好!」、「勇於嘗試是很好的表現啊!」、「今天小明做得很好啊,其他同學都要向他學習呢!」 2.贈送貼紙、印章或文具等小巧物品。 3.讓幼兒優先參與他們有興趣...9 year ago
-
有些爸媽或會想到,不如退而求其次,給寶寶進食水果代替又是否可行呢? 其實,蔬菜和水果各有不同特式,所含的營養素也各有不同,因此無論水果或蔬菜對均衡飲食同樣重要。 如果孩子不喜歡進食某一、兩種蔬菜,家長大可選擇其他不同顏色、形狀、味道等的蔬菜代替。建議可從顏色較鮮豔、味道較爽甜的蔬果(如番茄、彩椒)入手,引起孩子的興趣和食慾。 另外,家長也可鼓...9 yea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