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 方格
  圖片:網絡 臨床心理學家黃曉紅指,曾經遇過一些個案,孩子就連在街上遇到自己的同學,也害羞得要馬迴避,渾身不自在。 黃曉紅表示,如果孩子經常有這些表現,反映他們內心有許多焦慮和不安。爸媽得小心留意。 有些家長管教十分嚴厲,一定要強迫孩子跟別人打招呼,如果孩子不照做,父母便重重責備,這樣只會令原本已有不安感的孩子更感焦慮。 「小朋友在3歲左右,...
9 year ago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調查結果顯示,在大眾運輸工具、餐廳、公園等場所最容易讓爸媽遇到不愉快的經驗,當孩子稍微吵鬧就受到旁人指責或白眼,特別讓爸媽難過。今次調查的主題是「哪些行為、態度或設施曾讓你覺得對親子家庭不友善?」,結果在2,237票中,最多人選的是「孩子哭鬧或講話稍微大聲時,旁人露出嫌惡的表情,或斥責爸媽」,獲得352票(15.2%);位居第二與第三的選項分別為3...
9 year ago
  圖片:網絡 香港人習慣以權威教育子女,事無大小都慣於以一些威逼性的句子跟子女說話。最常聽到的一定是「你再不吃飯媽媽就生氣了!」和「你再不回家媽媽就不理你了!」,目的就是要孩子意識到家長生氣了就會乖乖聽話,其實這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心理研究指出家長對六歲以下的孩子經常生氣會令孩子形成消極的負面人格,產生自卑及內向的心理,長久下去就會...
9 year ago
Please Follow Parenting Headline Instagram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親子最關注
 親子最關注
Please Follow Parenting Headline Instagram
 親子最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