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島蒙特梭利國際幼稚園】打破「港式」教育 全面開發孩子潛能
港島蒙特梭利國際幼稚園(Island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 Kindergarten)早於2008年開辦第一間學校,今年於北角開設的,已是第四間校舍。港島蒙特梭利國際幼稚園發言人指:「蒙特梭利教學法早在意大利、德國、美國等西方國家流行,就連中國內地亦設有蒙特梭利學校,相比之下,香港在這方面的發展似乎仍未夠普及。」因此,他們亦希望隨著校舍增多,本地家長對於蒙特梭利教學法亦可更加深入及普及。
全方位潛能發展 蒙特梭利教學法
蒙氏教育法的特色在於強調獨立,有限度的自由和對孩子天然的心理、生理及社會性發展的尊重,但如何將這種教學方法運用於科目上?蒙特梭利幼稚園的課程,則將其分作五大範疇,包括分為日常生活、感官教育、語言、數學及文化地理多方面作為課程。
(課室中有許多不同的感官教具,學生每次需要熟習使用後,方可再選取新教具,這些教育中,不少道具日常常見,例如夾子、筷子等。)
不要忽視日常生活的瑣碎,每一樣其實都可以成為孩子學習的關鍵。蒙特梭利國際幼稚園就認為,日常生活工作的學習目標,可讓孩子明白每項工作的開始至完成步驟,從而鍛煉他們獨立和邏輯的思維,此外亦會令孩子學習及提升自理能力、個人禮貌等。
而成長期的孩子,學習能力都非常之強,尤其於語言方面,六歲前的幼兒,若每天接觸和吸收任何一個語言,那語言都可以成為他的母語。因此讓小朋友在一個自然的環境裡,經每天書寫和寫作,及與老師對話的方式,讓小朋友的會話和理解能力可以達到流暢程度就非常重要。
(學生每次使用完道具後,需要自行放置回原處,以此訓練學生自律能力。)
蒙特梭利國際幼稚園主要以英文授課為主,至於中文程度,他們所設計的中文課程會讓畢業生具一個高水平的讀寫能力,所以無論日後到國際學校或本地學校,他們的兩文三語都有高的程度和水平。感官教育方面,主要利用感官教具,引導天生喜歡將物件排序的幼兒,將他們操作實物,從中學習抽象的概念,例如:大小粗幼,長短,顏色等等。熟習了這些詞彙,此舉亦可以幫助小朋友用詞更清晰,更有信心表達自己。
「發掘自我與潛能」 學習動機最重要
學生在成長時期,所學所得對於他的成長及個性朔造亦相當重要,蒙特梭利國際幼稚園就認為,這個時期最重要是讓孩子在一個充滿學習動機的環境裏,讓他們從中發現,增強和發揮自己的喜愛和學習興趣!
(學校亦會有課堂教學生煮食及烘焙等,讓學生自小可接觸不同類型的生活範疇,從而找尋個人興趣與潛能。)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賦興趣和發展需要,而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主要特色,就是可因應孩子在不同年齡時的學習需要及發展,照顧他們於每個階段時,所需學習的課程和範疇。根據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零至六歲是孩子發展潛能、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及技能的關鍵時刻,如果能夠幫助幼兒把握這學習的黃金期,幼兒的學習潛能可以在六歲前開始發展。
孩子裝備得夠好 升學自然無難度
港島蒙特梭利國際幼稚園可於孩子年滿24個月入學,而幼稚園班年滿2歲8個月便可入學,家長可以為孩子進行網上報名。幼稚園亦鼓勵滿16個月大的幼兒先入讀本校的親子班,熟悉蒙特梭利上課的流程,面試時增強自信。
(港島蒙特梭利幼稚園校長認為,減少對成年人的依賴、培養孩子自主與學習能力非常重要)
那麼,這種教學模式對於子女畢業後升學路上,又會否有什麼影響?蒙特梭利國際幼稚園相信,就讀本校的孩子們除了吸收大量學術上的知識外,亦會建立自己的興趣,從而得到學習上的自信,和養成良好的學習與工作態度。另外更重要一點,便是學校的混齡學習環境中,相信對於培育他們成為領導者、勇於發言,表達自己意見和協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非常有幫助。當孩子確立了應有的學習態度和自信,日後無論選擇什麼類型的小學,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所長,在學習的道路上迎刃有餘接受挑戰!事實上,校內上一批畢業學生,不少亦入讀了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等等的名校及國際學校。
-
由補習天王轉型藝人的Patrick Sir(林溥來),與太太關宛珊(Kimmy)育有一子「洋蔥頭」。一家現居大圍三千呎豪宅,近日Patrick Sir為中銀「置業專家」App擔任按揭大使,除了分享置業心得外,亦大談日常育兒,分享與太太如何分工,與兒子相處的故事。2 day ago
-
近日不少家長都頻頻反映子女默書測驗密集,尤其剛升小一的小朋友更難適應,家長和小朋友都好大壓力。人稱「貓貓校監」的「呂校長」接受《親子頭條》專訪,一向語出驚人的她就直言家長應幫自己源頭減壓,不要將壓力轉化到子女身上!29 day ago
-
開學啦!車婉婉兒子BBQ今個學年升讀小一,邁入新階段。在7月中旬,婉婉曾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升小「食全餐」的經歷,最終成功叩入心儀男校。不過,原來BBQ曾在自行階段獲一所直資小學取錄,但婉婉最终因為一個原因放棄學位!3 month ago
-
43歲的歐倩怡(Cindy)與郭晉安婚後育有1仔1女,之後成為全職媽媽。自言當初會考只有5分的她卻不斷進修,近日Cindy考取英國營養學家牌照,並在康河營養中心擔任全職營養師。3 month ago
-
香港人工時普遍長,面對繁忙工作又怎樣平衡親子時光?今次《親子頭條》就訪問了Google香港銷售及營運總經理余名德先生(Michael),已是兩子之父的他,表示每日再忙都一定準時收工、要回家與太太和仔仔食晚飯,這種生活態度更同樣影響公司文化!5 month ago
-
家長都希望小朋友快高長大,但家長可以如何幫助小朋友呢?原來,家長們只要捉緊春夏季的生長季節,在適合的年齡階段配合適當的食療,小孩的增高效果就可以事半功倍了!9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