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學生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被逼留在家,小朋友或會想參與做家務,有些爸媽害怕孩子會愈幫愈忙,不讓他們幫手。外國研究表明,兒童天生就想幫助別人,若爸媽容許孩子幫助做家務,不但有助情感發展,而且鼓勵他們終身自願幫助他人。
美國已故兒童發展心理學家Harriet Rheingold在35年前進行一項研究,要求媽媽慢慢地完成家務,但過程什麼也沒說,看看孩子是否願意提供幫助。結果所有80名兒童都自願幫助媽媽,而且Harriet Rheingold形容兒童「快手快腳、充滿活力、興奮和生動地」完成家務。
1. 幫助情感發展
心理學家Rebeca Mejia-Arauz亦表示,「與其他人一起做事,會使兒童快樂,這對他們情感發展很重要。當他們看到自己的爸媽或兄弟姐妹都在做,他們也想這樣做。」
然而,孩子做家務不會一開始就是完美,爸媽要接受孩子做家務時笨手笨腳。幼兒會通過觀察來大量學習,所以爸媽先讓他們看著自己掃地或擦拭櫃枱幾次,他們就會開始確切地了解需要做什麼。
2. 鼓勵日後繼續助人
別以為他們是「無事獻殷勤」,2008年有研究指出,孩子在幫助別人後獲得獎勵,他們再次助人的可能性較少。相反,那些只接受簡單表揚或無獎賞的孩子,會一次又一次地幫助別人,證明孩子不是為了回報才幫助人,反映助人是本性之一,而不是學習得來。
下次你在摺衫或清潔時,當孩子問你在做什麼時,不要把孩子推開,若他們想幫你,可以放手讓他們嘗試。尤其疫症期間,小朋友多了時間在家,有時會無所事事,不如訓練他們做家務小達人,自己可偷懶一會兒。
【寶寶養育知識】選出性價比高奶粉 寶寶飲得健康媽媽放心
【育兒漫畫】湊仔總是被誤傷 笑中有淚的10張圖
【老公識做啦】孕婦壓力大要多支援 否則BB有情緒問題
【咪做豬隊友】陪老婆跨越3個產程 老公陪產要咁樣做
【大數據】嬰兒英文名2021趨勢 呢個歌手名最受歡迎
【蒸焗注意】購買前後十個必須知道的事項
【自己方式】回鄉證申請竅門你要知
【防蚊產品大比拚】防範蚊、蠓揀邊隻
【急需幫手】警方呼籲市民提供柴灣失蹤女童消息
【入學全攻略】報讀PN、K1必知日期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