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怕孩子早戀兼拍親密影片嗎?作為父母親,我們總怕孩子早戀,怕孩子遇人不淑,被騙財騙色。想要真正預防孩子早戀,與其阻止和迴避戀愛話題,有什麼方法可以做到呢?
認清1:聽話的禍害
在推動家長教育的過程中,我總不厭其煩地跟父母說不要讓孩子學習聽話,孩子真正要學習的是「懂得思考」,因時制宜,隨機應變,因應不同環境不同場地作出最適當的選擇,才是孩子在兒童期需要學習的能力,但問題是很多父母總希望孩子按着自己的想法和期望行事,而忽略了聽話的長遠影響,讓孩子從小習慣聽從別人的指令,而忽略了個人思考和判斷。
另一邊廂,孩子一步一腳印成長,他的能力和知識本應越來越好,但為何現今父母隨着孩子長大不但沒有安心,反而越來越擔心?只因我們在教養過程中,我們沒有把焦點放在孩子的內在成長,單純以成績和學分判定孩子優劣與否,這導致孩子的能力和品格沒有跟隨年齡有所增長,反之差距越來越大。家長的擔心顯而易見。
認清2:對異性產生興趣不等於早戀
實際上每一個步入青春期的孩子,隨着生理逐步成熟,會開始關注及吸引異性,並希望與他們多接觸提升個人的魅力,間接滿足青春期身份認同的需求,這是青春期階段正常不過的心理需求和現象,但由於一些家長對此過於緊張,從而杜絕孩子與異性之間的交往,反而激發孩子更希望與異性接觸的慾望,從而促進早戀的風險。
認清3:親子關係不佳令孩子更渴望被愛
根據研究顯示,家庭不健全,缺乏父愛和母愛,感情缺失的孩子,較容易尋求同齡人的關懷。這就是為何一些青少年總希望透過被愛,慰藉心靈的空虛,也因為孩子從細並沒有透過父母的關懷和愛護學懂愛與被愛,所以他們從根本不理解何謂愛,也因此較容易被感情欺騙和蒙蔽。
故此奉勸各位家長,孩子的童年是他們建立正向品格的黃金期,也是學懂如何愛人愛己的黃金時刻,如果他們從細從父母身上獲取足夠的被愛,他們就不需要提早從外界渴求愛,也減低早戀和被感情欺騙的風險。
「戀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何謂愛!」
以上由辰民爸爸授權分享
《親子頭條》多元化介面方便家長接收最新育兒資訊 讚好《親子頭條》Facebook 專頁
追蹤《親子頭條》Instagram
登記成為《親子頭條》會員
-
不管你已為人父母或計劃在不久將來生育,電視劇 《反起跑缐聯盟》 都是你的寫照。它以幽默方式展示家長們的生活經驗和抱有的教育理念,以及大家每日面對的育兒問題。20 day ago
-
衝突後,孩子當然不好受;作為家長,亦可能因自己激動的行為和說話而感到內疚。心中自責:「他明明是我的孩子,為什麼我竟這樣對待他?」「我真是一個失敗的爸爸/媽媽!」憤怒過後帶來的是沉重的愧疚。縱然如此,親子衝突卻依然重覆出現。20 day ago
-
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育兒風格,其中德國的育兒風格與亞洲國家大相徑庭,甚至直接攻擊亞洲家長最常做的育兒方式。你有幫孩子檢查功課嗎?在德國老師眼中,這樣的做法可是大不合格!20 day ago
-
最近做了一個諮詢個案,是一名媽媽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太黐身,希望我能讓他的孩子獨立一點。當天,母子早到了15分鐘,他們在等待過程中,我聽見了小男孩問了媽媽一個問題,我也希望大家從這問題中有所反思,再問自己是否真的愛孩子?25 day ago
-
吃飯了, 還欠缺什麼?原來是手機尚未開 YouTube!很多小朋友都要「手機撈飯」才肯乖乖吃飯 ?點樣改掉壞習慣?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