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夏|中醫推介健脾化濕消滯湯水 附4大預防及處理小孩食慾不振方法
立夏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亦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一般約在每年的5月5日至21日之間,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時至立夏,萬物繁茂。標誌著自然萬物由「生」到「長」的一個轉折,沒有春生夏長,就不會有秋收冬藏。立夏的開始,也就是天地陽氣最旺,天地相交最深,氣溫將逐漸升高,萬物將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環節。
其中,《月令七十二時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裡的「假」,即「大」的意思,也就是說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生長了,就好像人到了青壯年的時期,所以夏季是養「陽」最好的時候。而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四季五行和人體的五臟都是相對應的,因此小孩的養生保健也應該順應天時而作出調整。

小孩的最大生理特點就是「脾常不足」,因此在立夏時,氣溫逐漸炎熱,濕氣也逐漸旺盛,熱氣逼人,在這種炎熱的天氣下極容易令到體內濕熱之邪加重。中醫認為「脾喜燥惡濕」,當脾臟為濕邪所困時,則會出現食慾不振、大便稀溏、肢體困重、脾胃功能紊亂等等的脾胃病。
因此,為了預防小孩出現食慾不振的問題,家長可以參考以下的湯水及預防事項。
立夏推介湯水:
01 健脾消滯湯
材料:炒白扁豆15g,淮山15g,土茯苓10g,蓮子8g,百合8g,山楂8g,陳皮2克,豬瘦肉適量
功效:健脾燥濕,消食化滯。白扁豆味甘,能健脾化濕,和中消暑。 淮山益氣養陰,補脾肺腎。土茯苓解毒,除濕,通利關節。蓮子補脾止瀉,清心養神益腎。養陰潤肺,清心安神。山楂消食化積。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適合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的小孩。
做法:
1. 將瘦肉以清水洗乾淨後切件,然後汆水以去除血水及多餘的雜質。
2. 將白扁豆、淮山、土茯苓、蓮子、百合、茨實、陳皮,洗乾淨用清水稍浸。
3. 煮滾一鍋水,放入以上的藥材,待煮滾後才放入瘦肉,再用小火煮3小時。
4. 酌量加鹽調味即可。
02 淮山麥芽湯
材料:淮山12g,麥芽8g,茯苓10g,蜜棗2-3個,陳皮2g
功效:消食化滯,健脾開胃。淮山益氣養陰,補脾肺腎。麥芽行氣消食、健脾開胃。茯苓利水滲濕、利尿。蜜棗有益脾、潤肺、強腎補氣。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適合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脹滿或疼痛,噯氣酸腐的小孩。
做法:
1. 將瘦肉以清水洗乾淨後切件,然後汆水以去除血水及多餘的雜質。
2. 將淮山、麥芽、茯苓、蜜棗、陳皮,洗乾淨用清水稍浸。
3. 煮滾一鍋水,放入以上的藥材,待煮滾後才放入瘦肉,再用小火煮3小時。
4. 酌量加鹽調味即可。
4大日常預防及處理方法:
1. 選擇食物方面:基於「小兒脾常不足」,因此,在夏季時小孩飲食應盡量避免生冷寒涼、減少甜膩、黏膩、辛辣食物,以免損傷脾胃。反之,可選擇一些較平和或溫陽的食物,例如淮山、小米粥、蘋果。

2. 保持食物衛生:立夏以後氣溫逐漸增加,食物容易孳生細菌而腐壞,吃了這樣的食物後,可導致各種腸道傳染的問題。因此,這時需要特別注意幼兒的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在飯食前後也要洗手。
3. 定時定量的飲食:如果飲食不定時或食量過度,便會造成脾胃損傷,以致脾胃功能失常,運化失職,小孩便容易出現厭食、胃脹,甚至腹瀉。
4. 保持適當運動:「脾主肌肉」,適當的運動除了可以疏通經絡、調暢氣血,還可使脾氣健運,從而促進胃腸活動,有助消化。
(文章由康河中醫診所 陳學澄 註冊中醫師授權分享)
-
中秋節到來,難免會多吃一點,若不慎地進食過量,導致損傷脾胃,不能正常消化、吸收,以致飲食內停,消化不良,形成了食滯、甚至食積的情況。除了可以透過減少進食和吃得清淡些來紓緩之外,建議可以服用一些具有消食化積、健脾和胃功效的中藥,例如︰山楂、麥芽、穀芽、雞內金、神曲、陳皮等,以助消食化滯,紓緩腸胃不適。3 day ago
-
秋分,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秋分後開始晝漸短夜漸長,並且開始出現秋意,但暑熱未退盡,夜間有涼意,天氣開始變得乾燥。中醫理論認為秋燥侵犯肺臟,容易引起口乾口渴,咳嗽聲沙,大便乾結,皮膚乾燥搔癢,鼻敏感發作等等問題。6 day ago
-
經常有家長表示,開學仔女最易病,有醫生指開學當人與人及與物件接觸頻繁,患病風險自然增加。而最常見的是上呼吸道傳染病,即是傷風、感冒;另外手足口病、猩紅熱等,都是常見於校園爆發的傳染病。無論是哪種病,都有可能導致小朋友發燒。究竟幾多度才算是發燒?仍是不少家長感到疑惑的問題。15 day ago
-
相信很多家長每天早上都為小朋友上學前吃甚麼早餐而煩惱,早餐預備時間一來要快、要簡單方便,二來要小朋友喜歡吃。當然最重要是含小朋友所需要的營養素!要怎樣滿足家長及小朋友的所有希望呢?現在就由藝人及註冊運動營養學家(英國)歐倩怡分享一下營養早餐小貼士吧!28 day ago
-
是日處暑 (8月23日),雖然天氣還是很熱,但濕度已見降低,燥邪亦增加,爸媽們或許也開始感到有口乾舌燥。此時,中醫建議飲食上應以預防燥熱為主,減少進食煎炸、易上火的食物,並以甘寒食物為主,多喝、多吃滋潤湯水及蔬果,是此時的養生之道。1 month ago
-
每年暑假,都是小朋友最開心放鬆的時間,可以暫時放下書包,盡情玩樂一番。但暑假過後,小朋友就要收拾心情,回到校園。而家長,則可以為小朋友準備合時的強身健體、補腦醒目的湯水,為小朋友的身體打好根基,迎接新學年的新挑戰了!1 month ago